地他拉拉——名叫“和平”的村莊

和平之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故事

 

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太陽在剛果地他拉拉村升起時,空氣中已彌漫著沏好的咖啡香。一直以來,村裏人會先喝點自種的咖啡,再去農場幹活。

 

過去幾年,這項晨間傳統開始有了更深的意義。村裏許多家庭會邀請鄰居來喝咖啡,做晨禱,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他們改變了早晨一杯咖啡的簡單做法,”一位剛剛去過地他拉拉的訪客在回顧她的經歷時這樣說道,“實際上這變成了社區建設舉措:准備咖啡的同時,住在附近的朋友們聚在一起,一起祈禱,然後邊喝咖啡,邊談笑和討論社區事務。有一種真正團結的感覺。”

在地他拉拉,鄰居們一起享受晨間咖啡。

位於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在過去100年裏經歷了一連串的武力沖突。最近的1998-2002年間的戰爭,預計奪走了超過540萬人的生命,是二戰以來全世界傷亡最為慘重的危機。過去兩年,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受沖突影響被迫流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據聯合國統計,僅在2017年上半年,約170萬國民因安全問題逃離了家園。

不過,全國上下有許多社區在學習擺脫種種導致分裂的陳規舊習。這些社區受到巴哈歐拉教義的啟迪,努力尋求物質和靈性層面的發展。它們關注生活的實用層面,同樣也關注一個繁榮社區所需的諸多品質,比如正義、關聯性、團結、知識可獲取。

“我們逐步學到的是,只要有空間讓大家聚會、就社區面臨的挑戰來討論巴哈歐拉的教義,人們就會過來,磋商我們能為找到解決辦法共同做些什麼,” 伊紮特·米翁達·阿布姆巴(Izzat Mionda Abumba)說。多年來他一直在從事兒童和青年教育項目。

“當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些空間,就沒有任何事情把我們分開——沒有人會再去考慮哪些人是巴哈伊、哪些人不是。我們都來閱讀巴哈歐拉的作品,在討論過程中為我們在做的任何事情找到解決途徑。啟發來源於這些作品和指引,”他說。

這個國家的事跡引人矚目。正在展開的進程試圖在所有人——不論其宗教背景、民族、人種、性別或社會地位——中間促進合作,建設能力,使他們奮起並促進文明進步。在當今世界存在的困惑、不信與晦暗中,這些迅速發展的社區令人充滿希望:人類有能力帶來深遠的社會轉變。

在地他拉拉,村民們在一起祈禱,為這一天做好准備。

共同富裕之路

瓦倫古是南基伍省(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邊的一個省,與盧旺達、布隆迪接壤)的一個村莊。近年來,團結協作的精神在瓦倫古人中間越來越普遍。他們在不同的場合一起祈禱,鄰居帶來鄰居,沒有宗教派別之分。虔敬的特征日益顯著,與此互補的是致力於服務大眾福祉的深厚承諾。

瓦倫古轉變之關鍵在於村莊致力於兒童的知識與靈性發展。

瓦倫古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偏遠區域。多年以前,這裏的人們對孩子的學校教育狀況就不滿意。因此,一群家長和老師得到一個受巴哈伊信仰啟迪的機構的幫助,在村裏設立了一所學校。該機構提供師資培訓,推進社區學校的建立。

不同於傳統教育機構,社區學校(比如瓦倫古的這所社區學校)由當地社區發起、支持並推進。父母、大家庭、社區其他成員、乃至孩子都有一種深深的主人翁意識和對學校運作的責任感。

2008年剛開學時,學校僅有一個年級、一名老師。一年後,社區有能力增加了一個年級,還聘用了另一名老師。慢慢地,學校越來越大,增加了更多的學生、年級和老師。現在,這所學校已經開齊了小學所有年級,學生超過100人。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瓦倫古,一名老師在社區學校裏上課。

但是,隨著學校開始壯大,居民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他們沒有錢給老師支付工資,也沒有錢料理學校。當他們意識到需要采取行動在財務上支持學校後,他們召集了一次與所有家長和相關人士的會議。會上,學校主管提議他可以教大家編織籃子,如果他們能在集市上賣掉這些籃子,就有錢來支付學校的費用。67名家長報名參加,想到自己既能學習一項新技能,又能身體力行支付孩子的教育花費,他們很高興。一直到今天,所有人都還在編織籃子,編好的籃子會在臨近村莊的集市上售賣。

編織籃子成了一項集體活動——通常,父母們聚到一起編織,有時候他們會相互教授新的編織技巧。這些聚會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它們提供了一個交流靈性與深奧問題的場所。

“男人女人們來這裏不僅僅是編織,” 米雷耶·雷希瑪·盧薩基拉(Mireille Rehema Lusagila)解釋說,她從事建設健康活力社區的工作。“他們以祈禱會開始,一起閱讀聖作。通過互相教授讀寫,他們的讀寫水平獲得了提升。人們告訴我這項活動不僅僅幫助他們在物質上進步,也獲得靈性層面的進步。”

瓦倫卡的社區成員編織籃子,再把它們拿到集市上賣,來為社區學校的運作集資。

團結之路,青年引領

在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邊境的基伍地區,年青人正成為下一代教育的主力軍。在圖為圖為(Tuwe Tuwe)村,15名青年在陪伴約100名青少年和兒童,幫助這些青少年和兒童培養對團結的深入理解,為他們的人生關鍵階段指引方向。

幾年來,青年一直是社區轉變的先鋒。2013年,一群年輕的巴哈伊和他們的朋友參加完一場青年大會回來,就強烈地渴望解決村與村之間的緊張局勢和敵對問題。

“我們相信我們的村莊可以……像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那樣生活。”

大會上,這群朋友研習了對社區統一至關重要的主題,比如樹立崇高目標的重要性、靈性發展與物質發展的觀念、青年在服務與改善社區方面發揮的作用、如何在有意義的行動中相互支持。

阿布姆巴先生經常在這個地區活動,支持受巴哈伊信仰啟迪的教育項目。反思經驗時,阿布姆巴先生分享了一則關於年青人如何成為團結力量的故事。

“這些青年回到各自社區之後,發現兩個村莊之間因為農業用地上的分歧,爭鬥越來越多。

這些青年自問:‘如果要找到解決方法,幫助大人們理解我們應當和睦共處,我們能做點什麼?’於是他們決定一起行動。” 阿布姆巴先生說。

“他們想到的主意是組織一場足球比賽,邀請兩個村子的青年在兩村交界的地方比賽,希望他們的父母會過來觀賽。對他們來說,這場比賽無關輸贏。他們的目標是把兩個村子的人帶到同一個地方,盡可能傳達如何共同生活的訊息。”

這些年青人為這場比賽做了准備——他們買了足球,組建了球隊,每支球隊由每個村裏不同部落的成員組成。終於到了比賽那一天。因為是星期天,兩個村子都來了很多人。青年們享受比賽歡樂的踢球方式給觀賽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比賽結束時,這些年輕人向觀眾發言,” 阿布姆巴先生說,“他們說‘你們看到我們是如何比賽的,看到兩個村的青年可以沒有沖突。我們相信我們兩個村能做到這樣,像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那樣生活。’然後村長上台,對聚集的人群說,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開始共同生活和勞作了。

“在這些村莊,不同部落間常常發生沖突,” 阿布姆巴先生總結說。“那裏的人們正試圖從巴哈歐拉的教義中找出處理這些痼疾的辦法。而受巴哈伊信仰啟迪的教育項目為青年賦聲,使其成為各自社區積極改變的力量。”

“和平”為名的村莊

地他拉拉是國家中部的偏遠村莊,去往最近的市鎮要走路或利用越野車穿過25公裏長的路。

蘇珊·舍佩爾(Susan Sheper)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住下,她回憶起31年前第一次造訪地他拉拉,一些巴哈伊早早地到火車上與她會面,然後和她一起步行5個小時到村子。“我們下了火車,這群唱著歌的快樂巴哈伊把我們圍住,接著他們對我們說,‘你們能步行一會兒嗎?’”

說完,舍佩爾女士就上路了,巴哈伊們唱著歌護送她,走了25公裏,一直到晚上。

“這次經歷非常特別,” 舍佩爾女士回憶道,“他們不停地唱,一首接著一首。你知道,他們有長途跋涉的經驗,是歌聲讓你不停地走,因為你的腳得跟上拍子。”

在村裏,音樂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時叫巴特瓦地他拉拉(Batwa Ditalala)的村子裏有一個活躍的巴哈伊社區,但社群與社群之間(包括巴哈伊)還是有明顯的隔膜。

“31年轉瞬即逝,我回到巴特瓦地他拉拉,” 舍佩爾女士說,“很快了解到的一件事是那個村已經不叫巴特瓦地他拉拉了。”

巴特瓦(Batwa)指的是巴特瓦人,他們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主要人口“俾格米人”的一支。他們因“狩獵—采集”的生活方式和外貌受到歧視,一直以來受到排擠與不公對待。這導致他們無論與哪裏的定居農業人口毗鄰而居時,偏見與沖突總是交織不斷。

“但是今天,那些隔膜因巴哈歐拉人類一家、消除偏見的教義而消失,他們不再把村莊叫做巴特瓦地他拉拉,他們就叫它地他拉拉。” 舍佩爾女士解釋說。

“ditalala”這個詞在當地語中的意思是和平——村莊本身也因和平的景象而煥然一新。

“那裏的人告訴我以前他們之間有非常明顯的分裂,但由於巴哈歐拉的教義,他們不再將自身視為不同部落,他們視自己是一體的,” 舍佩爾女士說。“他們告訴我,沒有偏見,生活好得多。”

巴哈歐拉的教義幾乎傳給了地他拉拉的每一個人,它們的影響清楚地展現於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如今,超過90%的村民會參加巴哈伊的社區建設活動,包括晨間咖啡與祈禱、面向各個年齡群體的靈性與道德教育課程。

地他拉拉的村長經常支持巴哈伊社區的活動。他鼓勵社區聚會磋商,這是巴哈伊決策的核心特征。

剛果民主共和國地他拉拉村的部落首領們

人們還開展許多舉措改善社會、物質環境,包括開展農業、母嬰健康和幹凈飲水項目;修路;建立社區學校。

光明的社區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數以萬計的人們響應了巴哈歐拉帶來的訊息。10月慶祝巴哈歐拉200周年紀念日的活動,其遍布異常廣泛——不計其數的人參與到全國各地的慶祝活動中。預計有多達2000萬人觀看了全國紀念活動的電視轉播(出席全國紀念活動的有知名的政府領導和民間組織領袖)。

剛果民主共和國也被世界正義院選定,成為未來幾年將建立國家巴哈伊靈曦堂的兩個國家之一。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近來的各項發展之中,當地社區最引人注目的在於社區的人們在一起向前。

 

轉自:A vision of peace: Stories from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