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3:我如何成為一名巴哈伊

原創 2017-09-19 余 美好社區讀友匯

 

當我走在校園的綠蔭小道時,我竟發現周圍的一切事物變得無比快樂。天空的雲、兩旁的樹、路上的人都變得無比親切,我快樂得就像一只小鳥,我不由自主得向每個遇到的人點頭微笑,走路的腳步也變得十分輕快。

初識

剛開始接觸巴哈伊信仰的時候,我16歲,在一個南方小城讀高二。高二的政治必修課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我們政治老師拍著桌子,慷慨激昂地說:“這個世界上,除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其他的都是謬論。”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本身並不讓我討厭,比起死記硬背一些政治概念,有點哲學意味的學習讓我很享受,但老師的這句話令我很不舒服,也讓我更加困惑。
 

因為同時,我也在我第一位輔導員的幫助下,開始系統學習儒禧課程,這跟高中課堂學習的內容出現了無法調和的矛盾。唯物論認為世界起源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先有物質,後有意識。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但在巴哈伊的小組,我們學到“上帝創生了人類”以及“人的靈魂自胚胎孕育時便存在,人與生俱來擁有靈性天賦”。可想而知,對於一個16歲的青年,這樣兩套截然不同的理論擺在面前,她該面臨如何兩難的境地。我渴求一個答案,告訴我究竟哪個是真理。我甚至因為內心的糾結,產生了想要放棄學習巴哈伊課程的念頭。
 

我將困惑告訴了我的輔導員。她笑了笑說,既然你不知道哪個是真理,那就去探尋呀!這個過程就像我們觀察一個杯子一樣,看的角度不同,視角和觀點也會不同。在你不知道答案之前,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多一個角度去探尋這個世界呢?
 

這句話一下子讓我釋然。對哦,真理只有一個,但通往真理可能有不同的路徑。我為什麼要閉塞自己,何不嘗試繼續學習呢?所以帶著懷疑,懷著求知的態度,我繼續巴哈伊的學習。
 


喜悅

慢慢地,我發現,巴哈伊的靈性學習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喜悅。

 
記得有一次,我們學習了:你當在每個人身上看到上帝的影子,要對每個你生活中遇到的人燃燒出熾熱的愛火。當我走在校園的綠蔭小道時,我竟發現周圍的一切事物變得無比快樂。天空的雲、兩旁的樹、路上的人都變得無比親切,我快樂得就像一只小鳥,我不由自主得向每個遇到的人點頭微笑,走路的腳步也變得十分輕快。後來,在學到儒禧課程第四冊的時候,當我讀到早期信徒不分日夜,廢寢忘食得跟隨巴哈歐拉,探討經典,吟誦詩篇,極度喜樂的狀態時,我猜想那可能也是相似的體驗吧,一種沉浸在天堂話語之芬芳的喜悅。

 
真正讓我得到確認的是,17歲時那段在黑暗中掙紮並獲得“重生”的經歷。
 


無眠

我當時所在的是一所縣級重點高中,大家在學習上可謂分秒必爭,生怕自己被室友、同桌或其他同伴迎頭趕上。我們每天的作息是:6點准時起床,6點半之前吃完早餐,6點半到7點10分是每個人的自由時間。但你會發現,學校的走廊,操場,花圃,樹蔭,無不是同學啃書的背影。7點10分,我們進入早讀的時間,然後又是一天緊張的7節課。甚至有時夜裏起來上廁所時,你會發現樓道裏,天台上有微弱的燈光,那肯定是打著手電筒的同學在通宵達旦用功。這種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常常讓我感覺壓抑,我甚至一度出現了嚴重的失眠症。我常常內疚於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別人一樣爭分奪秒,苦惱於為什麼刻苦學習了,成績還是停滯不前。我曾連續7天睡不著,晚上我閉上眼睛,眼前滿滿的都是白天學過的公式和知識點,我控制不住自己不停運轉的大腦,聽著室友輕柔的鼾聲,我竟十分羨慕。我開始害怕每天晚上11點的到來,因為我竟然忘記如何入睡了。有一天晚上,我起身走出宿舍,站在6樓的陽台上,我有了一種想縱身一躍的欲望。我流著淚,但因為想起媽媽,我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但那種夜不能寐的痛苦仍然煎熬著我。

 
我找到我的輔導員,向她哭訴我的痛苦,她像媽媽一樣溫柔地拉著我的手,教我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並且鼓勵我睡前祈禱。之前,我從沒有堅持義務祈禱,正是從那時起,我嘗試著每天睡覺之前祈禱。這樣的方式奏效了幾天,但又失效了。慢慢地,我發現是我的祈禱功利心、目的性太強了,當祈禱沒法讓我入睡時,我就懷疑祈禱的功效。接著,我讀到“將一切交托給上帝”,“上帝從來不會給人施加我們承受能力之外的苦難” 的聖言。我開始反思:之前有時祈禱不奏效,我就暴躁,難道不正是因為我不信任上帝嗎?如果我選擇去接受上帝給我安排的這一切,去包容當下自己最真實的狀態,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沒錯,我很焦慮,我失眠,何妨,我接受我自己。我眼睛很痛,心跳很快,何妨,我接受我自己。失眠了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祈禱,只要跟上帝交談,祂就會回應每個人的祈求,祂會護佑著我。
 


祈禱

因為心懷這種“上帝不會放棄我”的信念,我不再刻意關注今天我是否能夠倒頭就睡。我還是在睡前祈禱,然後告訴自己,不管睡幾個小時,我都是受到祝福的。很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我放下對“我要睡著”的執念時,慢慢地,我竟能容易入睡了。

 

那時,每晚當我蓋上被子時,我都會感受到有一股愛的力量圍繞著我,那種力量讓我特別安心,感覺特別受保護。

 
漸漸地,失眠已經不成為困擾我的問題。我也學到“卓越”的概念,真正的卓越不是超越他人,而是超越自己。“願每個清晨比其前夕更美好,每個明天比其昨日更富饒。”巴哈伊信仰教會我用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每天無味的學習,我不再把名次看成評價自己是否進步的指標,而是用一種“我今天收獲了多少”的心態來反思每日的學習情況。當目光放在“我學習了多少”而非“我的名次前進了多少”時,我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節奏,學習也變得更加遊刃有余。最後,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如今,我已經是一位25歲的青年,我結束了一線城市7年的學習和工作,回到老家,一所安逸的南方小城。在這裏,新的生活已經起航,我知道我還會面臨很多的考驗,但我會仍然像17歲的我一樣,堅定得相信“上帝會與我同在”這句別人聽起來可能特別矯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