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09-20 Min Min 美好社區讀友匯
“巴哈伊朋友即是我們的家人,如果我們不能像家人一樣去關心他們,我們何以談信仰。”
每位巴哈伊朋友身後應該都有一段心動的故事。
知道巴哈伊信仰大約是在2008年,記得那時宿舍的小L天天拿著一本教材在寫,做筆記,然後每周都會去上美德課程。Kim花自己的錢給兒童班置備東西,當時的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花自己的錢和時間來做這樣一件事情,還那麼地認真。我想如果當時我靜下心來去了解它,或許現在的我會不一樣。我那時在做什麼呢?巴哈歐拉說,只能對上帝懺悔。我,只有向上帝祈求寬恕,因為未盡責去認知禰。
在我的記憶裏,神呀,鬼呀,這些都是小時候關於迷信的記憶,長這麼大我似乎從來沒去想過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也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我哪知道原來有那麼一片神聖的世界。
因為個人生活的緣故,來到了北京,在朋友的極力帶動下參加了第一冊的學習,祈禱,聽巴哈伊歌曲。大哥送了我一本禱文,裏面夾有阿博都-巴哈的照片,他說我是個很有靈性的人。
2012年, 輾轉到了東北,經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美國巴哈伊朋友J。這一次,沒有懷疑,沒有猶豫,冬天冒著大雪每個星期都去參加學習,坐沒有暖氣的公交車2個小時,腿都凍僵了。雖然,那時對信仰的認識不深,但是心中就是一個信念:要學習,這是一件正確的事。後來認識了小龍、小成,越來越多的朋友,他們讓我感覺到,在離開家鄉遙遠的地方,我不再孤單。如小徑姐說,你到這裏,是上帝的安排。
尋找了兩年的巴哈伊,通過微博、郵件、朋友。好不容易找到了北京的朋友,那次聚會是我感受到的最多人的一次,有的從國外回來,有點是學成返鄉的……用朔的話說,我們一直都是在閉門造車,沒有走出去看,我們進行了兩天的密集學習,激動人心的聚會,人多有力量呀!
之後的日子裏,我們有兩三位朋友,一直在堅持學習,由於沒有學習的地點,所以我們在朋友介紹的茶室。再後來,有的朋友去了國外,有的朋友去了別的城市,有的朋友留學。後來也有別的朋友來到這裏,有很多新的朋友一起聚會,學習一兩次後都間斷了。每次有新的朋友時,我都非常地激動和期待,我期待這個城市會有新的面貌。
我一直認為,沒有輔導者,沒有地點。所以我一直在到處尋找輔導者。直到今年,小徑姐的話點醒了我,你為什麼要到處去尋找,為什麼你自己不來做這件事。是的,我認為我才斷斷續續學到第三冊,我對信仰了解不深,我沒有自信,孩子還小,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我的家也沒有辦法為朋友們開放。我為什麼不自己來做這件事?這句話一直回響在我的心裏。
我一直在參加學習,可我一直沒有去學習如何做一名輔導者。重新以輔導者的角度來看,才發現很多問題是自己之前在教材中沒有注意的,教材中有所有的提示。現在我們的學習小組有2-3位朋友,是我陪同一起學完的第一冊,後來有新的朋友加入進來。我想我不是輔導者,但我要盡力以輔導者的身份去學習。
一路走來,信念是堅定的,就是信仰無論何時都不能放棄。只是自己一直沒有去踐行和按照巴哈伊的生活方式來生活,所以自己的收獲甚微。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堅持每日祈禱,每日閱讀聖作,再就是要定期參加學習小組,參加服務,我想這是作為巴哈伊最美好的修行。
社會中很難找到像巴哈伊朋友這樣品質的朋友,我們除了工作就是生活,我們很難有別的交集。而巴哈伊朋友就像家人一樣,一見如故。想起靜姐姐上次跟我說的,敞開你的心扉,跟朋友們分享你的困難,你的家庭,接受她們的幫助,同時也要奉獻你的愛去關心他們。是的,巴哈伊朋友即是我們的家人,如果我們不能像家人一樣去關心他們,我們何以談信仰。
很多朋友都是經歷過苦難才找到信仰,才篤信巴哈伊。在我們享受安逸的物質生活時,我們很少去關注靈性的成長,而當我們遭遇苦難的時候,我們的靈魂卻已無法承受。
巴哈歐拉,我從來想的是,我為什麼沒有早點認識禰,在我兒童時期,在我青少年時期,如果能早點,也許我會不一樣。而現在,也並不晚。所有的考驗和苦難都是為了今天,能夠到達禰的尊前,能夠接近禰的聖庭,禰是我一生的陪伴。那是一個無比美好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共建美好社區,教育兒童,為人類新時代發揮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