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2:小媽媽和大丫頭

2017-10-08 Mona 

 “我背負的這些東西是什麼呢?難道不能將它們放下嗎?”

我踏上信仰之路是我女兒引領的。當她開始發育進入青春期時,就常喊我“小媽媽”而我稱她“大丫頭”,因為她個子、骨架都比我大。到後來,她真的是大丫頭,我確是小媽媽。在我人生最黑暗、最艱難的時期,都是這個大丫頭領著我過生活,引領著我前進。
 
那時,朋友常調侃,她是我精神的媽媽,我是她生活裏的媽媽。現在,我們之間的關系是最最親密母女、朋友、教友。總之,無與倫比。
 
記得有一次,她帶我一起去見澳門的一位朋友,他見我們母女一起學信仰,贊嘆道:This is a amazing thing! 當時我心裏想Amazing個啥呀!我怎麼一點兒不覺Amazing呢!
 
可見,我那時是個什麼狀態,多麼木然。現在,作為受益者,我要說那是無與倫比的Amazing,是信仰給了我這麼好的女兒,也是信仰,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一切贊美歸於巴哈歐拉!

接觸信仰

2009年前後,那是我人生中最晦暗、最艱難的一段時光,整天被恐懼、焦慮、絕望、疾病所包圍。每次,女兒打電話來,我都是在哭哭啼啼,情緒非常低落,不知道自己腳下的路在何方,明天如何面對,生命是否還會繼續。有幾次,我甚至想,只要自己不自殺,誰也不能把我弄死,就這麼杵著過。看我這種狀態,她在電話裏安慰我:“媽媽,你再也不需要擔心害怕了,你現在已經是在人生的谷底了,就像一口鍋,你已在鍋底,現在,不管你怎麼過,都是在往上爬。”還有一次,女兒說:“媽,你現在不用記掛那個家或家裏的東西,(那時,我不敢一個人住家裏,房子總是關著),你也不用想今天穿什麼衣服,明天穿什麼衣服(因為我總是大包小包的帶著好多衣服),還有你的化妝品(洗面奶,補水液等等)。你只要考慮必需的,生活只要必需的。”

她的話讓我茅塞頓開,像一束光給我幽閉、絕望的心靈帶來一些光明,像一盞燈照亮了我腳下的路。我背負的這些東西是什麼呢?難道不能將它們放下嗎?一下子我的心輕松了很多,生活也變得簡單了,內心似乎也悟到了些東西。
 
還有一次,娘倆都在新街口上課,到了中午,看著兩邊的店鋪,我問:“丫頭,我們吃什麼?”她回答:“你別想著吃什麼,什麼最便宜就吃什麼。”我就跟在她後面一路看。她說:“包子最便宜,肉包兩元,菜包一塊五。”我們各自買了一個菜包。
 
2011年6月23日,我來到C城。那也是跟女兒一次通電話的決定。電話裏,我還是一樣地哭哭啼啼,女兒說來C城吧。於是,第二天,我就拎了個紙袋,放了幾件換洗衣服,帶了無盡的憂愁,一臉的迷茫來到C城,和女兒租房過日子。
 
一天,她說:“你上午在家沒事,就去Sandy家學信仰吧,中午你還可以跟他們一起吃飯,然後你下午去上班。”那時,我也不知道信仰是什麼,會給我帶來什麼?當時,生活真的是非常拮據,女兒在實習,我又沒了工資,還背負許多債務。我心想去Sandy家還得公交車費呢,就這樣內心權衡著,打著小九九去了。到了Sandy家,“哇!你就是Clair的媽媽?”他們都拿驚喜、欣賞的眼光看我。“你知道嗎,這裏沒有誰不喜歡Clair的,她真的非常棒,真的。”言下之意,Clair的媽媽也非常了不起。

就這樣,在女兒的精神陪伴下,我開始接觸、學習巴哈伊信仰,開啟了人生探求之路。

確信之路

我跟Sandy開始學習第一冊《點亮心燈》,經常被他夫婦身上所散發的親切、熱情、慷慨、友愛、禮貌所感動,溫暖著,也享受著,特別是他們給你提供的一切物質幫助、精神支持讓我覺得理所應當,你很配得,而不是那種讓人心存愧疚之感。後來又認識了派門和克拉拉一家,同樣被他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美德所吸引。尤其是派門的從容淡定,關懷體貼,像兄長,像慈父,好幾次被他那種透過來的溫暖感動地要哭。每當他的眼睛看著我,我焦慮、煩躁的心一下子就能平靜下來。第一次見派門是2009年,他們一家去大連旅遊,順道經過我家,派門的善解人意,體貼幫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次在C城他家作客,他用自行車送我去地鐵口,我坐在車子前面,用木頭做的大杠上,一路上,他問我,“你生活怎麼樣,快樂嗎?我會為你祈禱的。”等等。這些話聽著總讓你非常受用。

那時,我錯誤地認為,學信仰或有信仰的人就是基本完美的人,我就像學生崇拜老師一樣。學到第三冊,輔導員是個美國女孩二十多歲,在中國讀研究生,我們住在一起。由於朝夕相處,各種矛盾凸顯出來。個性愛好,生活習慣,文化差異等。我對她越來越不滿意,愈來愈看不慣,總覺得她不是我想像中的巴哈伊。學習時,由於語言的問題,我們彼此不能作深刻的討論,我總是得不到滿意的回答。生活上,對她的一些習慣,越來越不認可。內心也愈發排斥她。心裏有個聲音在喊:“我不要做這樣的巴哈伊,我不要成為她那樣的人,我不要。”

後來上課時,我就像個愛搗蛋的學生,她讓動筆寫,而我就不寫,還會說這個這麼簡單。讓做遊戲,我消極參與。總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bad apple,就是對抗。終於一次學習結束,甜甜忍無可忍,沖我大發了一頓脾氣。從那,這個小組的學習就停了。這一停差不多一年時間。人哪,學習時不覺得,一但停下,又覺得似乎缺少了什麼。我便開始大量閱讀巴哈伊的文獻著作,看《聖經》裏的故事,了解了亞伯拉罕、摩西、大衛王、耶穌和祂的十二個門徒,知道了新約、舊約。所謂約就是約定,就是上帝和我們簽訂的契約。對上帝的概念越來越清晰,傲慢的心越來越柔軟,越來越臣服,敬畏之心升起,漸漸懂得了謙卑。明白上帝確是大能者、統禦者、全權者、威嚴者、強力者、救助者等等。也看了佛陀、穆罕默德的故事,老子的《道德經》,明白了什麼是顯聖者。名人、偉人以及各大家、聖人和顯聖者的區別。當看到《義務祈禱與齋戒之重要性》時,我一下子沉浸在冥想中,明白人為什麼要祈禱,為什麼要遵守律法。原來祈禱是和上帝交談,是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是一種覺悟的方法和能力,再通過遵守上帝的律法才能獲得更高智慧。

什麼是佛,佛是覺悟的能力,人人都有佛性。什麼是法?覺悟的方法,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什麼是僧? 僧是遵守佛陀的戒律不斷精進、修行獲得更高智慧的人。有了這些思考,再加上我學了心理學的一些課程,好像感覺到自己的心跟身體,跟上帝(就是宇宙)冥冥之中有了某種鏈接、關聯。心底也有個強力的聲音在呼喊,我要學習,我要走上探究信仰之路。終於有一天,我鼓足勇氣對甜甜說,“甜甜,我要學習,你組織我們學習吧。” 就這樣到了2014年底,我又回到了儒僖課程的學習,到現在沒有再動搖,懷疑過。


服務之路

甜甜2015年夏回了美國。之後,我就跟女兒學習第四冊,同時,她讓我做協助者一起參加第一冊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不斷地釋放自己,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傾聽別人,學會了如何平實、客觀、公正地看待他人提出的問題,如何從容、謙卑、平靜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觀點。也顛覆了以往所學的一些知識,知道了什麼是真理。

課後,我和女兒經常會討論。有時就某個聖言,有時是自己的某個感受,有時某個人的話題,有時是社會的某個現象或存在的問題等等。有鑒於此,這樣的討論深化了我對信仰的認識,增強了對聖言的理解。我們彼此之間常常碰出真理的火花。不經意間,總會湧現出新的詞匯、新的思維,欣賞著各自獨到且精准的見地。我和女兒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多層化。相互欣賞,相互鼓勵,相互依賴但又各自獨立。一天,我們倆聊著聊著,女兒突然問:“媽媽,你現在是否有種使命感了?” 我答到:“是的,我很想成為阿博都-巴哈眼裏的那種老師。”

“你們當穩固如山,做生命地平線上的閃耀明星,做團結聚會的明燈,在朋友們面前做謙遜卑微的靈魂,永葆一顆天真無邪的心靈。你們須成為指引之標識,虔誠之燈塔,超脫塵世,緊握堅信與強大之柄,廣揚生命之精氣,駕駛拯救之方舟。你們當做慷慨之源泉,探索存在之先驅,靈感生發之處,榮耀升起之地;做仰賴聖靈,惟主是瞻,超脫一切的人,摒棄凡俗,力求聖潔,培養天使般的品性,如此,你們便能在本新時代,本奇妙之紀元為自己贏得至高獎賞。”

此後,我開始服務。我跟我的同行說宗教的起源,去家長家拜訪,談孩子的教育問題,跟同學聊靈魂的概念,生命的意義。他們往往驚嘆於這些知識,問:“你怎麼知道這麼多,這些知識是從哪裏學來的?我回答說,“都是從巴哈歐拉那裏,是從儒禧課程學來的。”

就這樣,我有了自己的學習小組。在不斷的學習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了思考,反省,祈禱,冥想,實踐。明白了這是一個不斷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去除自我,讓自己愉悅,不斷獲得知識、良好品德和能力的過程。年過半百,我現在是眼更明,耳更聰,舌更誠,心更悟,步更穩。覺得自己踏踏實實地踩在大地上,清清楚楚明白自己腳下的路通往何方。

唯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正是由於服務,我的整個人生豐富起來,它開闊了我的胸襟,拓寬了我的視野,增強了我的能力,激發了我的潛能,墊厚了我人生的高度。現在,回頭再看,我知道自己走過了多少路,跨過了多少溝壑,越過多少山丘,甚至,翻了一座大山。


聖言的理解

祈禱的感受

第一次聽到祈禱是在Sandy 家,當Sandy開始唱的時候,甚至不知道它是英語還是印度語,就開始控制不住,抽泣,大哭起來,且哭了很久。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是想哭。只是感覺那聲音,那節奏、空靈、遙遠、安靜、明亮,一種心回家的感覺。後來,這種被觸動、被溫暖的感覺在我閱讀聖作和祈禱時常常發生。

在這之前,我認為我是不幸的,我為什麼要經受那些痛苦,那些不公。而這聖言給了我新的思維,巴哈歐拉說,災難是上帝的眷顧,是光明和保護。是對我的考驗和挑戰,是生活給我的試金石。

有了它,我才能看清自己,看清別人,才得以成長,才能獲得各種能力,才走出了自怨自艾,厘清了周遭,活在當下。


人之子啊!

我施加給你的災難,就是我對你的眷顧。

看似火焰與復仇,實乃光明與愛護。

勇往直前,義無反顧,讓自己成為一道永恒之光,一個不朽之靈。

這是我的命令,你要遵照不誤。

——巴哈歐拉

 

靈性之子啊!

我使你生來富有,你為何自陷貧窮?

我使你生來高貴,你為何自趨卑賤?

我以知識之本質賦予你存在,你為何另尋他人指點?

我以慈愛之泥土塑造了你,你為何跟別人馬後鞍前?

把目光轉向自己!你會發現:

全能,全權,自生自在的我在你心間。

——巴哈歐拉

每當念起這篇聖言,我都會感動地淚流滿面,一種成長過程從未有過的被理解,被認可,被關懷的感覺。好像巴哈歐拉在跟我說:孩子,你生來就是高貴的,你生來就是富有的,我一直在跟你說話,告訴你知識,我用愛創造你,你怎麼都不聽不做呢?你把自己過成這個樣子怪誰你?你要看自己,不要再往外求或找別的任何人,你就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地自生自在。一段時間,我走路,坐地鐵我都在念誦它,一次次的被感動,被溫暖,內心被愛充盈,雖然流淚,那是喜悅的淚,是自信的淚。通常這個時候我的腳步無比輕盈,走在路上就像快樂的天使,有幾次還遭來路人驚異的目光。

存在之子啊!

愛我,

我就會愛你。

你若不愛我,

我的愛就無從給到你。仆人啊,

明白這道理。

——巴哈歐拉

漸漸我喜歡上巴哈歐拉的聖言,對巴哈歐拉越來越愛,就像一對戀人,互相表達愛慕一樣。我內心有種渴望,想把我對巴哈歐拉的愛表達出來,告訴祂我心頭的喜怒哀樂以及我的委屈和掙紮。至此,我開始學會祈禱。

我做長篇義務禱文,早期吟誦時,讀到某幾個段落時,經常流淚,哭泣。覺得巴哈歐拉太理解我了,太懂我了,就這樣說到我心裏去了。當做到躬身下跪,五體投地時,我才知道我自己此前是多麼地傲慢,多麼地不謙卑,多麼地不感恩,多麼地不懂得臣服。我為自己哭泣,為自己傷心。心裏說:巴哈歐拉,我愛你,我要永遠愛你。

朝聖是什麼?

朝聖是放下,是柔軟。

朝聖是謙卑,是敬畏。

朝聖是感動,是感恩。

朝聖是極度的喜悅與快樂。

朝聖是力量,是源泉。

是了解,探求自我的內在本質。

是鏈接身、心、靈與上帝之間的關系。

是明確“我是誰”,“我來此世幹什麼”,“我將往哪裏去”,

是尋求生命的真正意義。

是尋蹤,是皈依。

祂為自己所保留者乃人心之城
在本時代,至高真理的祂所鐘愛的人們將是開門之匙
若上帝願意
憑至大聖名之力量
他們皆能開啟這些心城之大門
(巴哈歐拉)

01-God Sufficeth.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