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08-21 榮大同
在磋商中團結,在思想上一致。願每個清晨比其前夕更美好,每個明天比其昨日更富饒。
——巴哈歐拉
我們家庭曾在孩子們“吃西瓜”的“適度”上,有過三次討論。雖然這是一件家庭小事,卻給我解惑了當時困擾我的疑問。這三次的討論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一天晚上八點的時候,爸爸帶著哥哥和美美吃起西瓜來,讓我匪夷所思。
我說:“你們怎麼又吃西瓜了啊?”
三位低頭繼續吃,不語。
我問爸爸:“一會我們倆聊聊適度?”
他說:“好啊,我們聊聊。”
這次聊天,我們僅僅是就各自認為的“適度”各抒己見。爸爸認為,“只要想吃就是有需要,能消化和吸收,吃的量就是自己吃到舒服為止,為什麼要在吃東西的量上設限呢,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吃多少是合適的。”而我認為,“怎麼能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呢?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要考慮天氣狀況,也要考慮自己吃的量是否影響了別人有沒有吃到。”雖然,這次討論沒有不歡而散,但在適度的問題上,也沒達成什麼共識,有進步的是彼此知道對方對適度的看法是什麼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後。
爸爸說:“我也認同適度,但是我覺著晚上繼續吃沒有問題啊,前前後後加起來三個人就吃了那麼一個小西瓜。”
我說:“可是,吃的量超過了我的適度,而且都是晚上八點了。”
這樣,早上出門前,我們達成的共識是“具體在吃的量上,多少才是適度,我們的標准不一樣啊。”
這次的討論讓我們看到如何找到大家都一致認可的適度的量,而不僅僅停留在各自觀點的表達上,沒有思想上的共識。隨後,爸爸提出,“父母在吃西瓜的事情上有必要保持一致嗎?這又不涉及什麼原則問題,會不會大題小作了。”我認同,“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質和需要。但是家庭中父母的一致為什麼那麼重要呢?”
後來,我們討論的再也不是“吃西瓜”的量。我們看到如果父母在對待孩子“吃西瓜”的事情上各行其是,孩子在父母的不一致中找到行動的彈力空間,使得行為標准不一。這種不一不單單在“吃西瓜”這件事情上有影響,也會讓他們在尋找標准方面遭遇挑戰。這裏面隱藏著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從哪裏找到標准,找到能夠帶來團結的思想源頭呢?”
父母在家庭事務和兒童養育中如何做到思想與行動的一致成為我們討論的重點。這樣以來,我們磋商事情的思維方式轉變了。我們以建設一個團結、和睦以及家事有序的家庭為出發點,遵循“凡事都要磋商”的原則,運用從科學和宗教這兩大知識體系摘取的珍珠來點亮家庭航行之船的燈塔。
圍繞這件“吃西瓜”的小事,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我看到了思維方式的變化,我把它稱為“問題思維”到“能力思維”的轉變。這啟發了我對如何建設團結的巴哈伊社區的思考。雖然我們知道建設團結的巴哈伊社區,需要在聖作中尋找到思想和行動一致的指引與源頭。但在具體的事務磋商時,我們如何從個人的想法和意見中超脫出來,達成當時情境中的思想共識來團結行動,確實不容易。或許有意識地看到思維方式對建設思想共識的影響,會更容易放棄僅僅是各抒己見的思維習慣。
“問題思維”把關注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這一“問題”更多是處理一件事情遇到的挑戰或障礙。為此,大家各抒己見,相互辨析哪個想法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這容易讓評判方法優劣成為磋商的重點,或者是讓挑戰或障礙的不可逾越壓制磋商的熱情與渴望。“能力思維”,更多是指圍繞共同的目的,應該建設怎樣的能力,與此能力相關的概念理解是什麼,以及態度、靈性品質和具體行動是什麼等。
在我們家庭“吃西瓜”的事情上,“問題思維”會推動我們就吃的量的方面達成共識,並以此來要求孩子“執行”適度,因為它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這樣,無助於培養孩子學會適度。適度源於自律,自律源於理解與知識。“能力思維”會讓我們看到培養自律所需的知識是什麼,如何將知識轉化為內在的理解和起身行動的力量源泉。這會增強父母一致對建設家庭團結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以及學習相關科學知識來引導孩子們思考怎樣飲食能維護身體的健康,從而提升彼此的理解力與行動的有效力。
我們更要不斷地從聖作中汲取洞察和理解,找到行動的方向,匯聚著力點挖掘個人、家庭以及社區的內在潛能。《阿博都-巴哈文選》中談到:
唯有統治並超越萬事萬物的聖言的神聖威力能夠協調人類子民不同的思想、情感、觀念和信仰,它是統轄並超越萬物實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