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9 美好社區讀友匯
人之子啊!我施加給你的災難,就是我對你的眷顧。看似火焰與復仇,實乃光明與愛護。勇往直前,義無反顧!讓自己成為一道永恒之光,一個不朽之靈。這是我的命令,你要遵照不誤!
——巴哈歐拉
毋庸置疑,試煉是嚴酷的。靈魂越是抵抗、越是頑強和堅定,他的進步就會越大,將飛向天國浩瀚的高空。
——阿博都-巴哈
在巴哈伊的著作中,苦難和窮困被看作是偽裝的祝福,通過它們,“我們內在的靈性力量得到刺激、凈化並變得高貴”。試煉和苦難有時是注定的,在這些事件背後有著偉大的智慧,正如守基·埃芬迪(Shoghi Effendi, 舊譯“守基·阿芬第”)所言:“無論上帝的聖道發生了什麼,無論所造成的直接後果多麼令人不安,其中都必然包含無窮的神聖智慧,最終也必將促進聖道在世間的影響。”服從上帝的意志是巴哈伊面對無法掌控的逆境所持的一種基本的態度。在一個追求享樂主義的社會裏,自我中心和對物質的迷戀阻礙了對偉大意志的服從,因此人們普遍感到不滿。在這種環境下,個人滿足往往通過占有外物和獲得成功,而非通過靈性圓滿而實現。在《七谷經》中,巴哈歐拉這樣描述了知識之谷的旅人:“在本站,他滿足於上帝誡命,視戰爭為和平,在死亡中發現永生的隱秘。憑內在與外在之眼,他見證創造界與人魂復活的奧妙;借純潔之心,他領悟永無歇止之顯聖裏的神聖智慧。他在汪洋中發現滴水,在滴水中窺見大海的秘密。”將苦難看作是偽裝的祝福,應當這樣理解:在每一次人生的危機或考驗裏總是有著隱藏的深刻智慧,其意義超越了我們的認知。
因此,上面這段話不應理解為,出於追求功名或者體現英雄氣概的目的而去刻意美化或尋找苦難。相反,它強調了在解決危機的努力失敗時,需要對上帝的意志有耐心和滿足感。巴哈歐拉在《七谷經》中的話語非常神秘,意義深遠,要理解它們就需要許多反思。
下文的表格表明了在靈性洞見影響下的壓力反應和由於心理防禦的壓力反應之間的比較。靈性回應的強度主要取決於一個人對信仰的依賴,以及他或她在行動中展現此種依賴性的能力。因此,正如每個個體都是有所不同的一樣,他們的靈性反應的強度也是各不相同。事實上,也有一些人失敗或躊躇了,他們屈服於暴行,在遭受苦難期間未能以必要的剛毅精神保持樂觀作出回應。
對強大社會壓力的某些回應
個人直面死亡的態度和他或她對死後世界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他或她應對困難的能力。因此,適應性回應並不總是如出一轍,而是千變萬化,這取決於個人的信仰、個性和人生經歷。寬容和大度在許多宗教的早期信徒身上都可以看到,甚至在某些科學先鋒身上也可以看到———而這些科學先鋒向來是蔑視以和平的寬容態度表示抵抗並質疑面對人生危機的壓力回應理論的有效性的。也許可以這樣解釋,當生命的威脅,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可以根據科學的或靈性的信念加以解釋時,這種洞見將產生極大的勇氣,而這勇氣反過來又能減少威脅所帶來的恐懼和焦慮。此外,信仰本身是人類尋求終極圓滿的一種強大力量。有了真正的信仰,一個人在不可避免的死亡中就會看到靈性信念的圓滿實現。因此,信仰賦予苦難以新的意義,將恐懼轉換為歡喜,將絕望變成希望。例如,巴哈伊信仰的殉道者勇敢的一生、他們為了聖道而無視折磨和苦難的堅定意志,證明了他們信念的強大、他們信仰的崇高,在聖道上他們交出了最寶貴的財產:他們的生命。這是靈魂追求更高理想或真理的勝利,當代科學仍然無法找到答案。
諸宗教的歷史表明,人類對苦難的忍受能力遠遠超出了防禦和壓力適應的心理范疇。在上述事例中,苦難既不被看作是絕望和痛苦的毀滅性力量,也不是摧毀人類防禦的疾風。毋寧說,人們是帶著信仰和滿足來迎接它的。這並不意味著宗教迫害的受害者總能完全免受苦難和悲傷;相反,它意味著他們的靈性信念和信仰已經改變了他們對於苦難的認識和態度,使他們獲得了更強的耐受能力。以當代科學的確定性而言,沒有人知道意義深遠的靈性信念是如何提高疼痛和苦難的心理承受極限的,因為不管是靈性還是苦難,都不是一種能夠以生物化學或生理學方式加以測量和量化的經驗。
remover.rar
*摘自《苦難的創造性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