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青年代表出席“追夢·飛翔”青年領袖培訓班

2018年9月15-21日,能參加教局暨青年局舉辦的 ”追夢·飛翔” 青年領袖培訓計畫初階培訓,我感到十分榮幸。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此類青年領袖培訓課程。很高興能再次在活動中見到教青局的Joyce老師, 她在四川的培訓活動中,一直對大家照顧有加,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出發前,我已經很期待這次到青島的學習考察。行前會時,我大概瞭解了其餘20多個青年團體和其服務方向的參與者,這30多名青年領袖代表著澳門的青年力量,每個青年團體都有各自的專長和值得我學習的地方。7天的行程中,經過與他們交流各自面對的挑戰和青年在社會上面對的各種挑戰,我對他們在澳門的服務領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大部分青年領袖都有從事一份全職工作,並利用閒暇時間去帶動青少年活動,使其積極與社會連系。我深深感到澳門青年人想要發展自身能力及服務社會的熱誠。

青島是一座充滿歷史意義的建築,國家成立後,青島市很多的青年決策都在這裡落成,可說是充滿了無形的青年力量。我們這幾天的學習恰好在青島市團校進行。第一天,開班儀式後,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時事評論員張彬老師來主講《新時代港澳青年使命責任與擔當》的講座。

張老師以歷史的興衰脈絡幫助我們瞭解國家近60年的發展重點,由清朝沒落的原因到由党成立以來每屆全國大會的重點分析,深入淺出地幫助我們去瞭解國家的發展。張老師談及到由建國之初工業和農業的現實矛盾,到80年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間的矛盾,到2017年十九大所提及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的轉變由農業社會的溫飽問題到工業發展;由物質享受到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些矛盾和社會上的切實問題都被國家關注,繼而去制定針對性的後續發展方案及政策。

張老師還提出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如果我們只在意眼前的利益而和現實世界脫節,我們就不會進步。他用歷史提醒我們,不要固步自封,國家一直在跨越由於社會的演變不斷察覺到的社會切實矛盾所做的工作。我因而去反思,活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物質富裕而又處處鼓吹自我主義的大環境下,我們這一代的青年該如何在建立物質財富地位的同時,又能發展利他主義,建設一個物質與精神發展雙贏的進步社會?

 

物質進步與精神道德發展的關係並非對立的。換句話說,真正的進步是當這二者共生前進,這個社會才會產生真正的進步。然而,在這一個正邁進真正進步的社會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是怎樣的呢?現在國家提倡“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的發展,都在倡議我們要包容和合作,這樣我們才能走向一帶一路的願景。一百多年前,波斯智者阿博都-巴哈說:“人類最大的需求是合作與互惠。人們之間的交誼和團結越是緊密,人類各領域建設與成就就越強大。缺乏合作與互惠的態度,則社會中的每個成員在發展進程中都將始終處於自我為中心和受局限的孤立狀態,得不到利他情懷的激發。”相反,社會發展危機的核心癥結是道德的喪失。思考人的本質、精神發展、社會經濟和國家的發展是有緊密聯繫的。

另一場胡冶岩教授的講座——《鍛鍊領導力與執行力,提升青年工作能力》也讓我印象深刻。她提到眾多的社會現實問題,如生產過剩和環境污染,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直視更解決的問題。除了講座,行程中還參觀中德生態園,讓我們實地去瞭解了被動房的概念。第一次看到被動房屋,被低碳生活、把綠色引進家居等概念深深吸引。在青島,空氣清新,一位團友的氣喘幾天都沒發作,可見環境保護得還不錯。在澳門,環保還沒有普及和落實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在《何去何從:我們的世界?》一書中提及,可持續生產不單是涉及更”綠色”的技術,社會所有人都應該參與其中,不管是政府機關或個人,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模式和環境確切受到的壓力。

 

中國政治青年學院培訓中心特別安排的這一培訓,讓我們瞭解到“新時代港澳青年使命責任與擔當”;明白了國家對青年的期望和發展方向;還獲得了很多實用的思維方法和領導技巧。澳門教青局,青島市團校劉富珍校長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培訓中心主任在這行程中的悉心安排,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祖國對澳門青年的重視。多位領導也對本次交流團體青年寄予厚望,他們謙卑地分享了一些對發展青少年道德能力的看法和建議。

縱有不舍,我們毅然帶著希望回到澳門。遙望青島,心裡默默念一句,我會再回來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