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青局“追夢·飛翔”四川行報告

透過這次四川之行,認識到澳門不同的青年團體

我一直對四川這個有著天府之國美譽的地方有一份嚮往,也許是我留學時認識到兩位元最要好的朋友都來自成都。我非常欣賞她們的沈穩的氣質,令人舒服的談吐,還有闊廣的思想維度和文化內涵。她們即使身在異鄉,都會接觸一些當地的青少年,和他們一起學習並舉辦一些道德培養的課程。每一次跟這些朋友的討論和相聚,我總能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能豐富自己的想法、知識和正能量。那時我心裡就想,有一天我一定要去他們成長的地方看看。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覺得從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氣質,不多不少也能對他們成長的城市略知一二。所以,我很榮幸這次能以巴哈伊教青年部秘書長的身分參加教育暨青年局舉辦的“追夢‧飛翔”澳門青年領袖培訓計畫,算是圓了我的一個心願 。

參觀了5.12汶川地震遺址

短短六天的旅程,和其他團員由不熟悉到彼此瞭解,並知曉他們所在團體的青年工作,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加上我離澳生活多年,能有機會認識到一班這麼積極參與澳門發展的青年朋友,尤感珍貴。感謝教青局的職員Joyce和Elisa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四川共青團朋友的細心安排!也很高興和啓明星的成都朋友打成一片!除了成都的美麗風景名勝,更認識了當地很多在做實事的人和團體,各人都在推動社會發展上盡心盡力。印象很深的是拜訪馬家鎮的花場時,看到很多老婆婆在幫忙,後來才知道這是他們扶貧計畫的一部分,令還有工作能力的老人做一些比較輕鬆的工作賺取收入,減輕社會的負擔的同時也讓他們有尊嚴地渡過晚年。

參加了四川新都區金東公益的歡迎餐會,並瞭解了該組織的社區服務發展情況

一連六日緊密的參觀和拜訪,我見識到成都這個城市很多的先進的發展。3200年的一座古城,保留了她深厚的歷史的同時又有著世界級先進的建設,乾淨的街道,滿街的銀杏,頂級的博物館;高速發展的城鎮,最令人動容的是這些建設都是以人為本,在成都處處看到便民的建設,而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最令我感動的是瞭解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2000多年前古人就用科學解決了水利難題,而且到現在這個工程還在運作,不只是古人的智慧令的驚歎,還有他們看到的遠境,不止“引水以灌田,分洪以減災”,他們的智慧,在千年以後,還在為人民服務著。

記得上次到教青局參與“與青年大約”時,譚司長的一席話令我深有感觸,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身處這個榮盛時代背景下的澳門,特區政府已經提供了所有能讓青年人飛翔的平臺,不管是經濟,文化發展還是升學,創業的機會,比起很多其他國家的年輕人,我們這一代無疑是無比幸運的。可譚司長也特別提醒我們要小心不要陷入一個依賴的狀態。當不用擔心溫飽了,我們更應該集中在認清和發展自身的能力和服務他人上,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建立一個友愛團結,互助互信,充滿生命力的環境。這些絕不是口號,一個社會的真正發展,除了物質進步外,同時我們的品德和內在精神發展也是至為重要的,兩者要共同成長,相輔相成,這樣我們的社會除了繁華的外在,也有豐富實在的思想內在作為她的基石。很多的服務性的活動都是外在的,就像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一樣,工程是它的外在,是我們肉眼可見的,更深入的是它灌溉的不只是農田,而是2000多年來無數個家庭的幸福乃至整個成都的生命,就像我們這一代,用社會給我們的資源為線,正確的道德為針,以發展自己服務他人共建和諧社會的可實現遠境為圖案,為澳門編織一張色彩繽紛並閃動著和平友愛的篇章。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青年部

張芷澄

寫于成都之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