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相融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編輯:李蕊 組版:曾彥紅 校對:周偉佳

 

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於9月26日開幕,本屆論壇規模最大、參與人員最多,與往屆相比,本屆論壇在主題設計、論壇組成等方面有五大突出亮點。本屆論壇將與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相銜接,並與孔子文化節合併舉行開幕式,由原來的民間性、學術性、國際性,發展到現在更加注重政府主導性。

尼山論壇上專家交流(資料圖)

打好“孔子牌”

齊魯文化走出去

本屆尼山論壇的主題是“同命同運 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圍繞這一主題,設有三個分論題:一是“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探索;二是責任與擔當:迎接人類文明新時代;三是文化遺產保護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論壇期間,除開閉幕式外,還將分別舉行三場高端對話、4場主題演講、兩個專題論壇和24場次分組對話。

尼山論壇先後成功舉辦四屆,一大批中外知名學者齊聚,開展了儒家文明與基督文明、猶太文明、印度文明、巴哈伊文明等多個世界文明對話,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為中華文化在價值層面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舉辦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有利於推動齊魯文化走出去。孔子文化是山東面向世界的重要標識,也是山東對外開放的重要資源。舉辦尼山論壇,是山東打好“孔子牌”、推動齊魯文化走出去的“重頭戲”。通過開展文明交流,有力弘揚了中華文化、齊魯文化,進一步擦亮了“孔子故鄉·中國山東”的文化品牌。

世界女性分論壇

推動女性走向對話前臺

與往屆相比,今年的論壇有五大突出亮點。
  
本屆論壇在機制化上有了深入推進,將論壇與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相銜接,並與孔子文化節合併舉行開幕式,由原來的民間性、學術性、國際性到現在更加注重政府主導性。提升整體影響力和知名度,加快推進尼山論壇機制化建設,提升論壇層次和水準。與往屆相比,本屆論壇規模最大,參與人員最多。

本屆論壇的主題設計,突出了文明的相融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確定為“同命同運 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本屆論壇邀請世界不同文明國家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共同探索人類文明的走向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途徑,層次高、學術性強,更加突出思想文化特色。
  
作為本屆論壇組成部分的尼山世界女性分論壇,聚焦世界當前婦女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女性賦權,以及構建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中遇到的問題,突出世界傑出公益女性文明對話、女性的責任擔當,結合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消除貧困與女性賦權”的女性目標,主題設置為“女性賦權與全球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女性走向世界文明對話的前臺。
  
本屆論壇有眾多青年學者參與,集中了世界儒學研究方面的青年才俊、後起之秀,有利於充分發揮青年學者作用,共同探討學術發展前沿,碰撞智慧火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言獻策。

孔子研究院讓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走近青少年 童蒙養正,正本清源說孔子
  
西方政要學者常將中國稱為“孔子的中國”。上世紀8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代表泰勒博士曾說:“一個成功、昌盛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立足於孔子所闡述的許多價值觀念……這些價值觀念是超越國界和超越時代的,它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屬於過去並照耀著今天和未來。”
  
“的確如此,中華文化就像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樹,其思想的精華大多集中於孔子。”近日,孔子研究院院長,山東省儒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學術帶頭人楊朝明接受專訪。他認為,孔子最大的學術特點是對之前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進行了很好的繼承。經孔子終生宣導和歷代儒家的發展,中國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已兩千餘年。
  
“孔子思想不在一時一地,孔子屬於那個時代,但不僅僅屬於那個時代。當今世界不同文化、歷史和心態的人們要找出一條共同生活下去的‘出路’,需要瞭解孔子學說的形成,瞭解孔子思想的高度,瞭解孔子思想的深度。”
  
想到孔子,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往往是孔子棲棲遑遑、到處奔走,駕著馬車“周遊列國”的形象。楊朝明認為,孔子為政似乎沒有成功,其實他清楚“窮達以時”的道理。孔子初仕,為中都宰。“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諸侯則焉”。他治理中都僅一年,便成為各地學習的樣板。魯國國君問孔子:用你的辦法治理魯國,怎麼樣?孔子說:“雖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孔子相信自己的為政方略有廣泛的適用性。
  
由“中都”而“魯國”而“天下”,這是空間的放大;由“三代”而“十世”而“百世”,則是時間的綿延。“這顯示了孔子思想的‘時空維度’。他的高度與宏闊可見一斑。”楊朝明說。
  
正所謂“君子不器”“道前定則不窮”。在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視榮譽與責任高於一切,兼顧多方利益;遵循並行並育,沒有相悖相害;信奉“創造、分享、助給”,創造在自己,分享給他人,助給予弱者。在楊朝明看來,中華文明價值取向清晰,一以貫之,這樣的思維模式,成為通往中心座標的最優路徑、至佳選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楊朝明認為,面對紛紛擾擾的多元追求,有德之民族,有德之國度,有德之文明,像北極星燦然居中,這應該正是中國在世界中的文化座標。我們要認清自己的文化方位,思索中華文化的競爭力,思考中華文明與人類共同價值之間的關係。這些決定于我們文化的特點、特性與特色,決定於我們的哲學智慧和文化氣象。達致真正的文化自信,才可以與全人類共用中華文化的偉大智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闡釋普及宣傳工作仍顯不足,孔子研究院的任務之一便是讓更多人去瞭解它。近年來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開始轉變,開始重視傳統文化、走進傳統文化,從中汲取智慧。”楊朝明說。
  
“童蒙養正”,弘揚傳統文化,學校是主場。在兒童心性最清明的時候,讓他們接受儒學思想精華的啟蒙教育尤為重要。從2017年9月起,由楊朝明參與編撰的第一批國學教材走進山東小學課堂,為孩子們正本清源說孔子。近年來,孔子研究院努力讓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走近青少年,一些特色幼稚園也在進行國學教育。
  
大眾報業記者 趙琳

  
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26日開幕。主辦方力求把論壇打造成為國際思想文化對話交流平臺。部分參會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同命同運,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論壇主題,尋古論今,從中國智慧中尋根問源,探討文明的相融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途徑,為人類未來和平、有序發展獻計獻策。

弘揚傳統文化,青少年是主力軍。

 

摘自:齊魯晚報 文明的相融與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