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7:所有孩子都是珍寶

原創 2017-09-23 榮大同 美好社區讀友匯

現行體制將很快終結,新的體制必將取而代之。

——巴哈歐拉

每一個時代需要特定文化,具有特定精神氣質,孕育特別一代新人。我們認為,人類正在邁入集體成熟期,巴哈伊信仰的先知巴哈歐拉的到來,帶來這個時代的社會與靈性教義,塑造具有雙重道德目的的一代新人。
 
社會在各個領域推陳出新,知識創造、傳播與應用加快,大眾意識與覺知在覺醒,人類各層面融合在加速。

 

無論從何種角度看,人類世界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先前的政治和文明的法律正處於修訂的過程中;科學思想和理論正在發展和進步,以適應新的形勢和趨勢;發明和發現正在洞悉迄今尚未知曉的領域,揭示物質宇宙之中新的奇觀和隱藏奧秘;工業的范圍和產品有了極大的擴展;人類世界每一處地方都處在演進活動的陣痛之中,它預示著舊的時局即將成為過去,新的變革時代即將到來。枯老之樹不會再結果實,陳舊的觀念和方法到如今已過時和作廢。老的倫理准則、道德規范和以往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再滿足當今的發展與進步時代的需要。
——阿博都-巴哈

 

面對這樣一個充滿可能性、創造力、期望與光明的時代,兒童教育應該有怎樣的視野、胸懷與格局?如何准備孩子有創造性、主動性、服務性地進入一個新文明創建進程,實現個人價值、使命與社會發展、進步的共榮共長?
 
很多人,包括教師與家長,仍然在“生存競爭”的框架下看待教育,“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書中自有黃金屋”、“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之類的話語不絕於耳,驅策著焦慮的家長過度地督責稚嫩的兒童。偏重知識積累,忽視道德訓育;偏重自我中心,忽略服務與尊重。
 
這是我們的時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嗎?社會除了競爭,還有服務與合作,而且更加根本的是合作互惠、多元共融。這個特征,在當今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尤為突出。社會迫切需要美德、貢獻、合作、磋商、團隊精神、全球公民精神等等。

兒童的教育,當然要重視知識,培養求知旨趣。但是,重視知識上的卓越,不是要跟別人爭長競短、出人頭地,而是因為追求知識帶來快樂、服務他人,是一種精神的愉悅與榮耀。而且,知識的追求,也不是單打獨鬥的過程,而是繼往開來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與他人一起合作發現的。知識屬於創造者,也屬於全人類。只屬於前者,就沒有價值;只屬於後者,就抹殺創造者的努力。
 
知識當然要追求,不過要得法。得法,就不是用知識灌輸、機械訓練、填鴨來壓迫、打擊孩子;而是自然引導,鼓勵、啟發、陪伴、相信、尊重、呵護孩子的潛能與探索。
 
再就是,如何定義卓越?如果認為卓越是出人頭地、高高在上、權財名位在握,那麼,我們教育的人不會有平等心與服務心,只是唯我獨尊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若此,如何期待社會公正、團結、光明?我們以為,卓越是發展孩子的潛在美質,無論是知識的增長、創造,還是品德的磨礪與鞏固,還是服務社區、他人的行動,還是在團體中通過磋商做出決定、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等等。卓越,是潛能與美質的實現,個人的、集體的成就。
 
最後,是美德培養。沒有美德,一切都是空談,即使有知識,有卓越,也是偏執的、殘缺的美質。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會團結與創造力的纖維。今天,人們慨嘆的社會互害模式,就是品德缺失的結果。也許,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知識上的造詣;但是,堅實的美德卻是一個人終生的保護與光彩。
 
而且,我們所說的美德,不是消極的,獨善其身、不害人而已;而是積極的,是要幫助,要分享,要公正,要擔當,要尊重,要欣賞,要成全。“好人美德”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的需要,甚至遵守古往今來所有美德的好人,都已無法滿足時代所需。這種好人並不是道德敗壞之人,他只是與我們期望的道德標准,以及這個巨變時代要求的道德標准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我們必須建立新的道德教育體系,培養出能夠創造新文明、促進社會變革之新人。我在反思,我們給孩子、給下一代,甚至包括自己提供了多少道德教育?我們是否需要加入多元融合、世界公民等的美德,尊重其他群體的人、種族的人、甚至自然環境與一切生命。我們是否要重新審視誠實、博愛、團結、寬恕等美德,發掘它們更深層次的含義?可以做的探索有很多。
 
今天,一個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既能改善自身,又具有改造環境的能力,也就是服務社會的能力,用他們的知識與卓越去做服務。我們需要培養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付諸努力的新一代人類!在上蒼的創造面前,謙卑吧,用心用意地發掘一座座富礦,巴哈歐拉說,所有的孩子都是珍寶。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