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Charitian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Raise Money For Charity!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 of charity, giving the recipients of it the means they need to survive.

Give Donation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Send GiftBox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Quick Fundraiser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Become Volunteer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Recent Campaigns!

Fundraising For The People And
Causes You Care About!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 of charity.

0
Fund Raised
0
Project Complete
0
Total Volunteer
0
Helping Hands

Rescue Heroes

Team Behind Goodsoul!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 of charity.

Elizabete HelenVolunteer

Jérémie AmbroiseVolunteer

Ana Luiza OliveiraVolunteer

Marcos FernandoVolunteer

Clients Testimonial

What Donors Say?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 of charity.

About Charitian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Raise Money For Charity!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 of charity, giving the recipients of it the means they need to survive.

How We Help

We Help Nonprofits Become
More Effective!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 of charity.

Latest Stories

Some Of The Recent Stories

Charitable giving as a religious act or duty is referred to as alms. The name
stems from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 of charity.

宗教團體互動

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

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 《傳承博愛無疆界》: 澳門六宗教音樂欣賞會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澳門六宗教—佛教、天主教、道教、基督教、巴哈伊教及伊斯蘭教,在銀河娛樂集團(下稱銀娛)的支持下,於本月23及24日一連兩天下午3時,假「百老匯舞台」聯合舉行六宗教音樂欣賞會,主題為《傳承博愛無疆界》。活動將透過音樂傳遞和平、博愛、共融及團結的精神。   活動的順利舉行,特別鳴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以及銀娛的大力支持。當中銀娛是第二度作為場地贊助商,透過「銀娛場地夥伴先導計劃」支援活動於「百老匯舞台」舉行,並從中提供軟硬體的專業支援。是次澳門宗教音樂文化藝術集中展現的第三次合作活動,繼續為澳門宗教發展史寫下難得的一頁。     主禮嘉賓包括中聯辦協調部部長仇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張建洪、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何桂鈴以及銀河娛樂集團公共關係助理高級副總裁黃芝蓉。主辦團體代表香港聖公會澳門區會理事長管浩鳴法政牧師及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道長。 以音樂宣揚大愛與和平 管浩鳴致辭時表示,首先感謝各位義工大力幫忙。於2021年曾策劃音樂會,但只有五個宗教。如今則六個宗教齊合作,凸顯澳門社會和諧,市民共融,安居樂業,不單是市民共融,六宗教亦如是,彼此更以音樂宣揚大愛與和平,團結籌辦該音樂欣賞會,彼此分享其宗教美妙的歌曲,互相欣賞,促進交流與互動;其實六宗教亦曾於2023年舉辦「千里同風」六宗教文化及文物展,當時也吸引不少人士前往參觀及參加講座分享等,更引來熱話,連帶國內及香港宗教人士特意前來欣賞。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之都,且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今藉此音樂欣賞會作為獻給慶祝祖國75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禮物。最後祝願祖國富強昌盛,國泰民安;澳門繁榮安定,民生豐裕,愛國愛澳,祝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家庭幸福。   吳炳鋕致辭時表示,在多月來籌備工作中,我們體現各宗教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及互相欣賞的精神,促進互相交流,溝通和互動,實在難能可貴。在此,為當天音樂欣賞會付出勞心勞力台前幕後工作人員及義工們致以衷心致謝。其後主禮嘉賓一同在台上剪綵為音樂會揭開帷幕。 嘉賓於場外留影 剪綵儀式...
宗教團體互動

新聞發佈會–慶祝澳門特別行...

新聞發佈會–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傳承博愛無疆界》澳門六宗教音樂欣賞會 六宗教代表與銀河代表合影 為慶祝澳門特區成立廿五周年,澳門六宗教——佛教、天主教、道教、基督教、巴哈伊教及伊斯蘭教,在銀河娛樂集團支持下,將於下月廿三及廿四日下午三時,假百老匯舞台合辦六宗教音樂欣賞會,主題為“傳承博愛無疆界”,將透過音樂傳遞和平、博愛、共融及團結的精神。   活動新聞發佈會昨日下午三時於觀音堂後山舉行,澳門佛教青年總會會長釋妙智、聖公會副青年幹事程顯禮、澳門道教青年協會秘書長蘇家欣、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副會長張子健、澳門巴哈伊教總會青年部秘書長劉慧琦、澳門伊斯蘭會教長丁少杰,以及銀娛公共關係企業社會責任助理副總裁呂倩姬出席。   是次音樂欣賞會是本澳各宗教攜手舉辦第三次大型文化活動。六大宗教在澳共同和諧發展,合作互助,在服務社會、宣揚人類文明等多方面達成共識。欣賞會承載各宗教廣大信眾祈祝澳門未來更加美好的心願,也彰顯澳門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   澳門六宗教同心以音樂會作為獻禮,慶祝澳門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希望居民從音樂體驗到不同宗教的文化藝術,啟發心靈,一同感受澳門和諧共融的美好城市精神。   欣賞會上,佛教總會將帶來《讚頌五方佛》梵唄演出;基督教界將選取喜樂與平安為題的曲目演出,送上祝福;道教協會和道樂團準備澳門八音鑼鼓之《八仙賀壽》及表現澳門道樂兼容正一派及全真派的《迎九皇》;天主教文化協會邀請嚶鳴合唱團,演唱林樂培大師的《天主經》及法國音樂家古諾的《信經》;巴哈伊文藝團選取的歌曲強調人類是一個整體,表達年輕一代對和平的渴望;伊斯蘭會將呈現具中國特色和印尼風格的樂曲。   活動獲文化發展基金支持。  ...
節日慶祝

參與雙聖誕辰《共建給予文化社區...

參與雙聖誕辰《共建給予文化社區》慶祝活動感想 11 月2 號晚上,我有幸參加了在澳門聯國學校舉辦的慶祝巴布和巴哈歐拉雙聖誕辰的活動,主題是《共建給予文化社區》,這次活動真的讓我收穫頗豐。   活動一開始,朋友們對人類集體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分享就深深吸引了我。聽到說人類的集體發展正從集體青春期邁向成熟期,我們要意識到人類是一體的,這讓我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了新的思考。在社群中,人類一體需要從利己主義轉變為利他主義,這一點我特別認同。看到每個家庭都渴望培養孩子成為利他主義者,以服務為核心的生活方式,我深受觸動,這個理念很好,因為現在的年青一代很少懂得去為他人付出的,我們要培養他們去為他人付出,服務他人。我也希望自己能在這樣的理念影響下,多為他人著想,積極參與社區營造。 參與社區建設的家庭留影 關於教育的討論也讓我有了新的體會。原來培養年輕一代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和社區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 11至 14 歲少年提供靈性教育這個想法很棒,家庭之間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的互助網絡,提升了社區教育功能,這讓我看到了社區團結和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平時以為「建構社區」是新建公園、學校、大樓等等設施,沒意識到原來教育才是社區建設最重要核心。而透過復甦家庭及社區的教育功能來改善社區, 據我所知在澳門幾乎是沒有團體或機構去做這樣的服務行動,平時也很少人會提到這一點。基於此,我深刻理解到家庭作為社會基石,搞好家庭教育對實現世界和平意義重大,家庭要依據多元共融原則教育年輕一代,父母的責任真的很重要,我也更加理解和感激自己父母的付出了。 活動中的音樂和影片也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五首音樂《追尋》、《We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