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的賀信 尊敬的澳門巴哈伊朋友們: 凝神靜思,200年來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科學家從科學技術的發展去找答案;政治家從體制上去找答案;經濟學家從經濟發展中去找答案……各派觀點各不相同,互相矛盾。“世界平衡在無比偉大的新世界秩序的震撼下被打破。 ……人類的生活秩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凡人之眼還未見識過如此巨變。”(巴哈歐拉)。我們有幸從巴哈歐拉智慧的言語中得到了奧秘,我們是有福的人。 讓我們一起慶祝這偉大的日子! 你們的朋友:潘石屹2017-10-7於北京
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致巴哈伊教澳門總會賀信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值此巴哈伊創始先知巴哈歐拉誕辰200周年之際,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謹向巴哈伊澳門總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巴哈伊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和祝福! 巴哈伊信仰作為一個全球性新興宗教,經過173年的發展,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在全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至今,巴哈歐拉信徒仍然秉持其教義“人類一體、男性和女性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廢除任何形式的偏見、科學與宗教的基本和諧、普及教育、全球性輔助語言以及消除極端貧富”。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差距擴大,地區熱點動蕩,恐怖主義蔓延,氣候變化、傳染性疾病等問題。巴哈伊思想與“一帶一路”倡議在很多方面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在“民心相通”方面表現尤為顯著,對於擺脫戰亂、貧困、疾病和災害等問題,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相近的理念,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巴哈伊教澳門總部自1950年代創立以來,努力踐行巴哈伊的和諧理念,致力於提升個人靈性和促進社會文明,積極在澳門開展社區建設活動,尤其在兒童品格教育、少年價值觀樹立、青年服務能力提升、社區人力資源建設等培訓,以及參與社會經濟發展項目和社區的話語構建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們祝願巴哈伊教澳門總會繼續發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精神,繼續為澳門的文化發展、社會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與社會各界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實現人類的和平與繁榮。 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八日
來自澳門立法會議員馮家超的賀信 賀 信 澳門巴哈伊團體: 藉巴哈歐拉誕辰200周年之契機,本人非常高興向澳門巴哈伊團體的所有朋友們致以真誠問候和衷心的祝賀! 多年來,巴哈伊團體通過不同形式的工作,廣泛宣揚種族和諧共融和理解,為澳門以致世界各地做出重要的精神啟迪,通過其教義,為社會大眾樹立寬容、和平的榜樣。 本人祝願巴哈伊團體同仁在此雙百周年慶典之際會務蒸蒸日上、事事如意! 澳門立法會議員 馮家超2017年10月20日
來自澳門大學哲學和宗教學課程主任漢斯-格·梅勒博士的賀信 來自澳門大學哲學和宗教學課程主任漢斯-格·梅勒博士的賀信 漢斯-格 梅勒 博士教授、哲學和宗教學課程主任人文學院,4012室澳門大學,大學大馬路E21,氹仔,澳門,中國澳門,2017年10月19日 致澳門巴哈伊社團, 今年是巴哈伊信仰的創立者巴哈歐拉誕辰兩百周年。澳門巴哈伊團體熱烈慶祝這一節日。在創立者的指引下,巴哈伊信仰宣揚人類、宗教和神祗的和而不同。它的價值觀包括維護世界和平,消除歧視,讓人類更加平等。它主張全民教育、崇尚科學和宗教的和諧以及追求真理。籍此,巴哈伊信仰為澳門和世界各地民眾的精神、道德和社會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向今天舉行的澳門巴哈伊社團社區建設嘉年華表示最美好的祝願! 您誠摯的,漢斯-格·梅勒
巴哈伊國際社團發給聯合國的稿件:《超越天平撥正:全人類實現公平、正義和繁榮的根基》 巴哈伊國際社團發給聯合國關於“消除不平等”全球專題協商會的稿件 【紐約,2012年10月12日】 隨著對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商議的日益熱烈,一個不爭的事實浮現出來:我們想要的未來不是一個貧富分化的世界。社會不平等的影響在各個方面都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冷漠、疏遠、社會動盪、暴力及個人與治理機構之間信任喪失,僅舉數例。任何發展願景,它有多大活力和可行性,取決於它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最高願望,以及人們在闡述此發展願景中發揮多大的作用。 過去幾十年,不平等問題在國家和國際層面都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描述貧窮時,不平等的概念變得越來越常見,這反映出人們一個越來越強烈的共識,即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日益認識到,與性別、收入、教育、就業、生產性資產、基本自由之類有關的不平等,會加劇一系列社會、環境和經濟問題。1990年,第一份報告指出:“平均水準的提高掩蓋了國家內部相當大的不平等現象,掩蓋了許多人繼續遭受嚴重剝奪的事實。”[1]差不多十年後,1999年的報告指出,不同群體——不論是民族、宗教還是社會群體——之間的“橫向不平等”,是當時發生國內衝突的主要原因[2]。2010年,聯合國發佈的經過不平等調整後人類發展指數(inequality-adjusted human development index)開始根據一個國家的不平等狀況評估人類發展[3]。現在,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不平等現象正在各個層面持續加深,並廣泛認為對不平等的評估必須在2015年後發展議程中發揮核心作用。 關於什麼的平等? 儘管人們已經認識到日益加劇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所帶來的挑戰,但是對於討論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人們對於它們的意義並未達成一致理解。由於缺乏對這些概念的清晰定義,使得呈現相關社會弊病並就問題的性質和範圍達成共識這項任務變得複雜。所以,像這樣的討論必須從這個問題開始:“關於什麼的平等?”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平等原則是社會組織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表現形式多樣。艱難贏取的道德戰爭為世界確立了男女平等、不同民族和國家平等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並“賦有理性和良心”。最近,《千年宣言》記載了世界各國領導人“維護人類尊嚴、平等和公平原則”的承諾。[4] 這些檔中體現的平等理念並非側重於財產或條件,而在於界定人的某些屬性。尊嚴、理性和良心是人類每個成員的共同品質。因此,這一領域努力的重點不是創造平等,而是在社會結構和進程中反映已經存在的平等。例如,男女平等的原則植根於這同一個理念,即在那些讓人之為人的方面,男女之間沒有區別。因此,平等不只是獲得社會福祉的一個必需條件,而且是人之為人的一個根本方面。 一個“轉變性”社會發展框架的諸多要素 在世界各地,人們越來越多地呼籲建立一個雄心勃勃和“轉變性”的發展框架——這個框架能夠改變壓迫性關係,改革結構性不平等,並體現所有人,特別是最邊緣化和最弱勢群體的最高願望。但是,即使我們渴望這種轉變,社會仍然陷於衝突和競爭的行為模式之中:政治制度為權力競賽服務;法律制度為法律宣傳競賽服務;經濟制度為資本積累競賽服務;教育制度為智力成就和社會認可競賽服務。這些結構促使人們分離成“我們”和“他們”的對立群體,這些群體對抗、競爭和談判,甚至跨越他們的界限而合作。這些行為模式驅使各種“他者”類群更加扭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不公正現象長期存在。 基於性別、種族、年齡、社會經濟地位、國籍、部落、宗教、殘疾和地域的帶有偏見的區分,在世界事務中如此普遍,人們似乎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區分方法。狹隘地認定某些生理或社會特徵,然後將它們置於我們身份的核心位置——無論這種身份是用來淩駕於他人,還是用來應對偏見和壓迫——這種做法已經產生了毀滅性的後果。今天,我們發現身邊的社會現實已經支離破碎,這種現狀在某種程度上是這些具有分裂作用之結構及其附屬物導致的結果。...
反思繁榮:建構有別于消費主義文化的文化模式 【紐約】- 2010年5月3日 在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惡化以及極端貧富差距的背景下,由放任不羈的消費主義文化向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之轉變已經勢在必行。在很大程度上,這個轉變是由世界範圍內的民間組織和政府機構共同努力而引發的。除了明智的政策改變和“綠色科技”革命外,這場轉變還要求我們對人的本性和文化框架認真地重新審視,因為正是它們對政府機構、商業、教育和媒體起著引導作用。什麼是符合人的理性的、什麼是公正等問題,需要我們從批判性的視角重新審視。這次大會的議題是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該議題需要在社會體制這個更廣的範圍內進行思考,因為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是社會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目前這個體制卻疾患重重,表現為競爭、暴力衝突和動盪不安。 在這次大會對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十年專案規劃1的回顧中,巴哈伊國際社團將首先闡述這個日益發展的規劃的優勢,然後根據上述願景指出需要進一步探討的主要問題。該框架的優點包括:(1)它考慮到了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轉變所涉及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問題,從而打破了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些領域的問題所採取的割裂式分別處理的片面觀2;(2)它認識到發展框架的各個主題(如:教育,機構能力的建設,婦女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各地方本土知識的運用等等)3之間的內在聯繫;(3)並且在地區性的磋商中尋求世界範圍內的利益相關方參與磋商,並呼籲社會各階層為了實現磋商中所提出的種種目標而共同努力。 然而,由於該框架旨在促進社會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轉變,這就意味著它將挑戰那些滋生出放任的消費主義的種種文化規範和價值觀念。為了達到以上的目標,我們需要再度審視一些深層的觀念――其中的很多觀念還需修正,包括:人性觀;發展觀(進步和繁榮的實質);最近的經濟危機的實質和引發該危機的原因;科技的發展過程;教育發展的手段和目的。我們將邀請大眾積極合作,促進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與我們一起參與對基本問題的商討,從而相互學習彼此的觀點和經驗,共同努力,一起構築一個公正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問題在關於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的探討中佔有非常重要地位,因為它促使我們在最深的層次重新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生存的目的是什麼?人的經驗之本質乃是精神的本質,它深深地植根於人所共有的內在本質——或者說“人的靈魂”中。然而,消費主義文化卻趨向於降低人們的高貴本性,使人們相互競爭,對物質消費貪得無厭,並且成為市場生產的操縱對象。通常持有的觀點認為存在一對難以化解的矛盾,即人們想要什麼(如:消耗更多)和人類需要什麼(如:對於資源的公平使用權。)那麼我們又如何去解決這個讓人束手無策的矛盾呢?一方面,我們渴望世界和平與繁榮,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經濟和心理學理論又將人類描述為自我利益的奴隸。全體人類需要建立起一個更加公正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秩序,其特徵為節制、公正、仁愛、理性、奉獻和服務於共同利益,但這些往往被斥為幼稚的理想。然而,我們正是需要用這些理想以及相關的品質來克服自我、貪婪、冷漠和暴力,這些人性中的低下品性長期被市場和政治力量所推崇,並導致了現今種種不可持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 發展遠景 同樣,可持續發展的遠景也必須來自於公眾對於下列問題的探討與認識:人類發展的本質與目標,以及發展的參與者所需扮演的角色。巴哈伊國際社團把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過渡作為全球事業的一部分,這項事業使所有個體實現其雙重目的,即發展他們的內在潛力和為更大範圍的社區的福祉做出貢獻。僅僅將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視為為生活貧困的人創造機會來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是不夠的。要知道,每個人都能對構築一個更為公正和和平的社會秩序有所貢獻,這個過程的發展方式也必須允許每一個人都發揮其作為社會建設的一份子的應有作用。在這樣的框架下,可持續消費和生產可以被描述為這樣一個過程,即:滿足世代人類物質的、社會的和靈性的需求,而且使所有人對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有所貢獻。 在科技進步和政策改進的同時,公眾需要探討必要的系統性變革所需的倫理基礎,對話的參與者包括農村和城鎮居民,窮人和富人,男性、婦女和年輕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秩序的特徵之一,就是在人類的各級組織中貫徹互惠與平衡的道德準則。這就好比人體,數百萬的細胞之間的合作才使人的生命成為可能。它們以驚人的多樣性的形式和功能互相聯繫,終身不斷地接受和給予,這才是多樣性的和諧統一的最高表現形式。在這樣的秩序之下,公正的概念體現在認識到人們個體的利益與更廣泛的社區利益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和諧統一(並保持多樣性)的框架下追求公正,能為集體磋商和決策提供指引,也提供了達到思想和行動統一的手段。 最終,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轉變不僅僅是社會結構的有機改變,以充分反映整個社會機體互相依存的關係,還要反映出社會與支持其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界之間的內在聯繫。在這些轉變中,許多已經是公眾探討的關注重點,包括:(1)世界公民的意識;(2)最終建立所有國家的聯盟,以形成一個能對全球事務進行決策的綜合管理體系;(3)建立承認全人類對地球資源的共用權力的機制;(4)實現男女之間的全面平等;(4)消除一切偏見;(5)建立全球通用的貨幣和其他能夠推進全球經濟公平的機制;(5)採用國際通用語言説明促進人們的相互瞭解;(6)重新調整大規模的軍費開支的用途,用於建設性的社會發展項目4。 現行經濟體制的危機 眾所周知,發展的主導模式依賴於商品社會中有力的消費群體5。在這樣的模式下,不斷上升的消費水準被當作是進步和繁榮的衡量指標。這種對產品、對物質積累和享受(作為生活的意義、幸福和社會認可度的來源)的過分追求已在權力和媒體機構中得以根生蒂固,並排斥其他所有不同的聲音與機制。對於需求和欲望的過度滋養,導致了這樣一種體制的產生:它完全依賴於窮奢極欲地消費的少數特權階層,同時加劇了排他主義、大多數人的貧困和不平等待遇。連續發生的每一個全球性危機,無論是氣候、能源、糧食、水、疾病方面的危機,還是金融風暴,都揭示了現行消費和產品模式所固有的剝削和壓迫方面的新問題。奢侈品的消費額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消費額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基礎教育只需要花費100億美元6,而僅美國每年就有820億美元用於香煙消費7。消除全球饑餓僅需要花費300億美元 8,水和公共衛生設施只需要100億美元9。與此相比,世界的軍事預算在2008年已升到了15500億美元10。 很多當代的經濟思維模式是建築在的狹隘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之上的,而這種世界觀已致使人類行為墮落、家庭和社區瓦解,公共機構腐敗,以及大量人群,尤其是婦女和女孩,正遭受著剝削和被邊緣化。無疑,經濟活動和經濟的增強(這個過程可能包括,但並不等同於經濟發展)對於地區的繁榮及其人民的富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要轉向一個更為公正、和平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就需要重視生產和消費的物質和非物質(道德)層面之間的和諧能量。尤其是非物質(道德)層面的能量將會成為建立公正和諧的各種人類關係的基石,這些關係包括知識的傳承,信任他人和可信品質的培養,種族主義和暴力的消除,藝術、美、科學的推廣,以及合作能力與和平解決衝突能力的培養。 有鑑於此,還必須強調生產與就業的關係,因為就業是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很多時候,生產率增加的同時 伴隨著勞動力的削減或自動化生產的轉型,這些將導致失業率上升。單一的追求利潤最大化也會看重勞動力消耗的最小化。在現行制度下,失業和就業不足的人口不斷膨脹,絕大多數人沒有足夠收入來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在這樣的體制下,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可持續生產並不僅僅意味著採用“更綠色”的技術,而應該包括建立各種體制,這些體制要讓全人類都能對生產過程有所貢獻。在這種制度下,所有人都是生產者,都有機會通過勞動獲得(或接受,如果無法獲得)滿足他們所需的東西。工作不僅僅是作為創造財富和滿足生活所需的手段,還應該扮演著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發展一個人的才智、塑造人的性格、參與服務和對社會進步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