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3: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上) 對上帝神助的確信

Day33: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上) 對上帝神助的確信 原創 2017-08-20 Lin 美好社區讀友匯 對人而言,心向摯愛者,除祂之外斷除一切,除了主的希望之外無所希冀。此乃愛的真諦。                                                          ——巴哈歐拉 我於師范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在跨國大公司工作,有很多外國朋友和同事。而在戀愛找對象這件事情上,卻還是遵行了母命通過相親的方式和老家的一個家境殷實的小夥談上了戀愛,並且訂了婚。可是相處久了,問題也跟著漸漸浮出了水面,價值觀和人生追求的不同,讓我們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  一面是對自由人生的追求,一面是傳統價值的束縛。那一段時間,我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淚,做了多少反思。如果婚後我不能繼續做一個巴哈伊,按照巴哈伊的教義來生活,那麼我的生活將會怎樣?我一次又一次地問巴哈歐拉,我該怎麼辦?何去何從?終於有一天,對未知的未來的恐懼消失了,我想要的方向非常清晰地出現在了腦海。是的,我決定了!  我勇敢地離開了前未婚夫,就像幾年前一樣,再次一個人拖著行李,回到這個我曾經如此向往卻又選擇離開的城市。深圳的朋友,一通電話便幫我找好了暫住的地方。有朋友的幫忙和曾經的工作資歷,讓我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又再次回到曾經就職的跨國石油公司。重新在深圳這個城市站穩腳跟。呼吸我想要的自由和獨立的空氣。享受著單身生活的同時在心裏對自己說,如果沒有遇到那個和我有同樣的價值和人生觀的人,我願一生獨身。 上帝對我是如此的厚愛,半年後我後來的老公便出現在了我的生活裏。第一次的相識,印象很深刻。他的眼睛和我認識的所有人的都不同。我看過去,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雙眼睛,那雙眼睛傳遞的是一種謙卑可靠可信任的感覺。第一次體驗到古人說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中的智慧。  這個和我有著同樣的生命和價值觀的小夥從遙遠的那個我做夢也未曾夢到過的國度巴西而來。相識的時候,他剛去香港工作4個月的時間,由於對工作環境不太適應,正在認真考慮留在香港還是回到巴西。他告訴我說,認識我之後,這個困擾他的問題已經迎刃而解啦!當你遇到那個對的人,什麼都變得那麼順其自然,沒有困惑的圍繞,也沒有痛苦的抉擇,不用任何掩飾,只需展現那個最真的你。  很快我們決定結婚了,但是有些前提需先實現。那就是他需要把工作從香港換到深圳,這樣和我在婚後能同城生活。因為決定去巴西舉行婚禮,所以我需要順利拿到去巴西結婚的簽證和公司批准的假期。這幾個前提在操辦之前,我們毫無頭緒,我們只知道只有實現了這幾個條件我們才能結婚。他說,“我們先訂婚期,其他的事情我們一邊努力一邊把它們托付給上帝,有祂的肯定和幫忙我們一定可以按照婚期順利結婚。”  就這樣,結婚的日子定好了,去巴西的機票也買好了。一邊他忙著找工作,我忙著回老家辦簽證所需的材料,另一邊巴西的親朋好友幫我們訂場地,訂酒席,發婚禮邀請卡等。承蒙上帝的福佑,在婚期前一個月,老公順利找到了一份在深圳南山的工作(我也是住南山),不僅加了薪,還得到了一個月的假期讓我們去巴西結婚和度蜜月,這對於一個公司新人來說是罕見的。我的簽證也終於在啟程出發前兩天拿到手(真心感謝北京朋友的幫忙),現在還記得當年親自跑到寶安機場的倉庫既焦急又激動地等待剛剛從北京航運來的快遞簽證的心情。  就這樣,憑著對上帝的賜福和神佑的堅定信心,我們如願如期地於2006年5月在巴西舉行了一個由300位親朋好友集聚一堂的巴哈伊婚禮。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而我想說的是:當你所有的意志都集中在那件上帝所肯定的事情上時,整個宇宙天地間的力量都會起來協助你。這看起來一切都那麼美好順利,而真正的考驗尚待將臨。 24珊瑚與珍珠.rar

Day37: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中) 超脫之後的奇跡

Day37: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中) 超脫之後的奇跡 原創 2017-08-24 Lin 美好社區讀友匯 超脫猶如太陽,無論它在哪顆心中照耀,都能熄滅貪欲和自我之火。凡被理解之光照亮眼界者,無疑會使自己從塵世及虛榮中超脫出來……                                                         ——巴哈歐拉     來到巴西生活後,我一直沒有工作,因為想專心要孩子,醫生告訴我們希望渺茫。我們決定嘗試試管嬰兒,很多次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旅行,很多次的檢查和准備,兩次試管的失敗,我們經歷了漫長的心靈過程。我的情緒非常糟糕。我決定放棄試管,結束主婦生活,回到職場。生活的沒有安全感,異國的非融入感,求子的失敗,工作的壓力,對國內的思念統統一起在考驗我,也讓我的求子夢越來越遠。   有一天翻開《阿博都-巴哈文選》,第一眼看到的是這樣一段: 面向上帝的人啊!閉上你的雙眼吧,無視他物;再睜開你的雙眼,仰望無量榮耀者的天庭。無論你希望得到什麼,只向祂提出請求;無論你尋覓什麼,只到祂那裏去尋求。只需看一看,祂就能讓你實現千百個願望;只需瞥一眼,祂就能治愈千百種絕症;只需點一下頭,祂就能給每一處傷口貼上鎮痛的藥膏;只需瞄一眼,祂就能使人的內心擺脫悲傷的桎梏。祂隨願而行,我們豈有他求?祂實現其旨意,命定其好惡。所以,你最好躬身皈依,信從滿懷慈悲之主。 我頓時痛哭流涕,這段引文回答了我當時內心的一切疑問,也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慰籍。 2011年4月的回國經歷是個轉折點,和國內朋友們的見面,交談和散心,治好了我的思鄉情,也讓我以一個全新的自己回到巴西,這個我的第二國度,這裏有深愛我的老公,我可愛的巴西家人和巴哈伊社團。求子不再重要,我和老公都同時一致地進入了超脫狀態。我們登記了領養,並從身心狀態上做好領養的准備。有沒有我們自己的孩子已不再重要,這是一種全然的超脫和放松。而奇跡就在全然的超脫之後無形地誕生。  當年9月底,我不可置信地自然懷孕了。兩年後的同一時期,我們又有了我們的第二個孩子。這次的求子經歷讓我看到,再痛苦的經歷也會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耐心,並虛心接受命運的安排,拋棄世俗的自我欲望,超脫之後自有奇跡! 超脫若日 Detachment...

Day45: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下) 重塑讓我再度飛翔之翅膀

Day45: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下) 重塑讓我再度飛翔之翅膀 原創 2017-09-01 Lin 美好社區讀友匯 “我才明白我那被剪掉的翅膀再也不會回來……” 婚後在深圳的生活以服務信仰為主調,我們的靈性是被快樂和幸福感充實和供給的。我們被很多有共同追求的好朋友圍繞,我們一起學習和服務。我的工作富有挑戰而有吸引力,我的語言和翻譯能力很強,在很多場合,我都是那個主力。我和我喜歡的人交友,學習我們喜歡的課程 ,做我們喜歡做的事,物質上也毫無擔憂。多麼美好的幾年啊! 2008年底,我們從深圳搬到了巴西。從此開始了我們長達多年的磨難和考驗。 搬到巴西5個月後,我們終於有了可以讓我們穩定下來的新家。當一切都安置妥當後,家裏卻進了搶匪,第一次獨自回家的我見到家裏一片狼藉,能拿走的都拿走了。從此認識到了巴西的暴力環境和無安全感。比起很多人的被搶經歷來說,我們算是幸運的了,失去的只是財物,並沒有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脅。但從此知道在巴西安全感是種奢侈。你可能隨時隨地在武力和生命威脅下被搶,被殺。  接下來是從職場女性到家庭主婦的轉型,在異國生活的各種語言和文化的挑戰,失敗的求子經歷,之後是失敗的投資和失敗的工作,夫妻之間在挑戰下的性格和文化的磨合,和原生家庭的種種誤解與沖突等等,多重考驗在試煉著我和我的信仰 。我渴望重新擁有那種不管是在服務活動、職場還是社交圈,都如魚得水,盡隨人意,流暢表達表現的感覺,對熟悉的中國文化的歸屬感。 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專家談話時,自己突然靈感刹現。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那些都是我的那個自大的自我所要的,而不是上帝所希望我要的。祂把那曾經幫我飛上高空,自由翱翔的豐滿的翅膀從根基剪掉,讓我從天空掉下來,回到那充滿泥濘的土地。沒了翅膀,只能走路,無法飛翔。讓我嫁給一個巴西人,讓我在夢裏都未出現過的、比美國歐洲都要遠上一倍的巴西生活服務,讓我學了英語在這卻得再學葡語,讓我遠離我愛的粵菜湘菜系,讓我經歷兩個各方面都基本不相容的文化的碰撞,讓我們的事業、婚姻和家庭都接受各種考驗。我一直在尋找我那被剪掉的翅膀。也不止一次地問上帝,問巴哈歐拉,請把翅膀還給我。  直到這次對話中,我才明白我那被剪掉的翅膀再也不會回來,就算回來,它們也不會幫我飛得更高。上帝剪掉我的翅膀的目的是,祂知道,我需要新的翅膀才能讓我飛得更高更遠。而這個新的翅膀需要在磨難與試煉,堅持信仰,堅持尋找真我的旅程中再生。突然我明白了我所有這些年的經歷的原因,當我明白了這其中的神聖智慧的那一刻,我知道這一階段將告一段落。突然間我看到了我那已經誕生的幼翅,它早已經長出來了,它來得如此隱秘,以至於我一直沒有覺察到它。  在服務之道上,在婚姻與育子之路上,在社團生活上,我們一直在受到考驗,也一直在收獲。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多一些愛心,少一些自我。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毛躁。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要求。這樣,你就會看到那個天天在蛻變的你,那個對上帝之愛因磨難而增強,對全能的主之信仰因試煉而堅定的你。 精神品德禱文.rar

Day34:“問題思維”與“能力思維”有不同嗎?

Day34:“問題思維”與“能力思維”有不同嗎? 原創 2017-08-21 榮大同 在磋商中團結,在思想上一致。願每個清晨比其前夕更美好,每個明天比其昨日更富饒。 ——巴哈歐拉 我們家庭曾在孩子們“吃西瓜”的“適度”上,有過三次討論。雖然這是一件家庭小事,卻給我解惑了當時困擾我的疑問。這三次的討論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一天晚上八點的時候,爸爸帶著哥哥和美美吃起西瓜來,讓我匪夷所思。 我說:“你們怎麼又吃西瓜了啊?” 三位低頭繼續吃,不語。 我問爸爸:“一會我們倆聊聊適度?” 他說:“好啊,我們聊聊。” 這次聊天,我們僅僅是就各自認為的“適度”各抒己見。爸爸認為,“只要想吃就是有需要,能消化和吸收,吃的量就是自己吃到舒服為止,為什麼要在吃東西的量上設限呢,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吃多少是合適的。”而我認為,“怎麼能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呢?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要考慮天氣狀況,也要考慮自己吃的量是否影響了別人有沒有吃到。”雖然,這次討論沒有不歡而散,但在適度的問題上,也沒達成什麼共識,有進步的是彼此知道對方對適度的看法是什麼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後。 爸爸說:“我也認同適度,但是我覺著晚上繼續吃沒有問題啊,前前後後加起來三個人就吃了那麼一個小西瓜。” 我說:“可是,吃的量超過了我的適度,而且都是晚上八點了。”...

Day36:你體驗過富豪的生活嗎?

Day36:你體驗過富豪的生活嗎? 原創 2017-08-23 Yvonne 美好社區讀友匯 你們的生命有如風般一天天消逝,你們的浮華虛榮像前人般,也將煙消雲散。人們啊,認真反省吧!你們往昔的日子已成了什麼,你們失去了的漫長歲月又如何?你們奉獻出來紀念上帝的日子是幸福的日子,你們用來贊美祂,那全智者的時光是蒙福的時光。                                                       ——巴哈歐拉 那一年,突然接到一個特別好的工作,要周遊歐美三個月,作為顧問幫助一家酒店集團升級計算機軟件。他們安排我住的都是五六星的酒店,其中一家居然英國女皇也住過,而且還是飛商務艙,行程裏的所有費用都是公費。一開始,俺每一頓都在吃喜歡的龍蝦,各種海鮮,還驚嘆:怎麼在美國會牛排和龍蝦是一樣價格的?他們付給我的工資很高,三個月回來足夠買個房子,當時房價不高。 你一定覺得這種工作爽呆了,是嗎? 其實不是的。 這三個月裏,我頭一次到一個個新的地方工作,下班和周末都是一個人逛來逛去,除了偶爾和當地同事吃飯,都是一個人在旅途上的感覺。你要是天天都一個人在吃龍蝦,一個人住在一個豪華大宅裏,一個人去最好的景點觀光,很快就會覺得沒什麼。就像你每天都出去吃飯,很快不知吃什麼才好了。這和你偶爾才可以和朋友家人出去吃一頓,然後很期待很快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這才發現,原來世人所追求的奢華生活,一旦達成,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會變成不再期待。你即使擁有全世界,如果只有你一個人享受,是不覺得開心的。那時不停想象,要是誰誰誰在,大家一起對著這個酒店套房“哇,哇,哇 ”地驚嘆該多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這次深有體會。要是有好朋友或者家人在一起,就是住在很簡單的旅館,也可以很快樂的。 的確是這樣。 三個月的工作期間放假一周。姐飛過來找我,我和姐一起比較窮地遊覽了工作附近的幾個地方(因為要自己付費啦)。但是,那一周卻非常快樂。姐姐對我工作住的酒店大為稱贊,讓我突然感到好幸福:這個酒店那麼可愛,我之前一個人住怎麼就沒有發現?  經過這次,更加體會到快樂和物質豐富程度沒有直接必然的關系。 其實這個在很小以前就有個朦朧的體會。在農村長大,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我的童年快樂無比,都是和夥伴們在街上玩的記憶,或者爬在樹上摘水果……玩的花樣多不勝數。物質不豐富,可是心靈很開心。雖然當時是父母最貧困的日子,還有許多債務。 想起巴哈歐拉,這位二百年前上天派來、這個時代的人類教育者。祂來自貴族家庭。在祂很小的時候,家裏舉辦了一場大宴會,請來了專門的木偶表演團(多麼富有的家庭呀!)。祂看到高高在上的皇帝,威風凜凜的大官,富麗堂皇的皇宮……等等這些木偶道具,在表演過後都被收在一個小木箱裏…… 小小年紀的祂就領悟到: 世間所有的繁華、地位、名利都好像芥菜籽那麼細微,終將過去,一切只是南柯一夢。 當時才七歲的祂決定不再為世間的財富、權力和地位浪費精力,要把精力放在服務上。 我們這些平凡人,當然不像上帝的顯示者那般在小小年紀就頓悟。不過,這次真實的豪華生活體驗,還是讓我確信:僅有富裕的物質生活不會如常人想象,或者廣告說的那樣給我帶來幸福,也不是我的人生所追求的。 永恒之美.rar 

Day39:台風來襲 台風過後

Day39:台風來襲 台風過後 2017-08-26 苑青 美好社區讀友匯 “你們要成為一海之波,一林之樹,在最大程度的友愛、一致和團結的氛圍中成長。” ——阿博都-巴哈 台風來襲 (一) 台風”天鴿”襲山坳滿目青山雲霧繞風緊哨起穿堂過鳳凰梧桐西邊倒 紫薇棕櫚樹動搖落葉漫天似雪飄盆栽屢屢掉窗台憐花惜木滿地草   (二) 天鴿飛過風停息雨後殘枝落滿地龍卷風來狂肆虐樹飛車砸怎堪擊 台風過後 (一) 殘枝落葉亦奉獻留下風景一片片樹橫亙,道中間不忍踩,頓生憐風雨過後是晴天自有斷枝出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