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7:正義新解:一種靈性的器官

Day47:正義新解:一種靈性的器官 原創 2017-09-03 榮大同 美好社區讀友匯   “靈之子啊!萬象間,我眼中至愛乃是正義;勿背離它,若你渴望我;不忽視它,我可托信於你。依憑正義,你會以己之眼察視,而非借他人之眼;以己之識求知,而不靠鄰人之見。心中深思此言;你該當如何。確然,正義是我給你的贈禮,是我慈愛之表征。你要將正義擺在眼前。”       ——巴哈歐拉 靈性器官 正義是重要的美德、倫理規范、社會原則、良知天平。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靈性器官。正義是一種靈性的器官?什麼意思呢?巴哈伊信仰認為,人是潛藏珍寶的富礦,此生努力挖掘各種美德與能力,是獲得靈性成長完善的途徑。美德、善言、善行、能力,好比靈性器官,此生宜勉力鍛煉。最終,塵歸塵,土歸土的時候,靈魂偕健全美麗的靈性身軀進入另一個世界。   正義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美德。每個時代有其突出的美德,適應於人類成長的特定階段。在人類邁入成熟期的時代,人類最迫切需要的是正義。就是說,正義的美德,正義的靈性器官,其發育、發展,不只是裨益個人的靈性成長與福祉,而且造福他人、造福人群,推動社會進步。一個人的靈性器官、美德美質,不是孤芳自賞的臨水照影,而是溫煦他人、服務社會的束束陽光。   以下略及正義的兩個層面:個人與社會。個人而言,正義表現在立身處世、待人接物、言行舉止、選擇取舍、立意發心等方面。個人缺少正義之德,會顯現諸般黑暗——缺斤少兩、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盲聽盲信、跟風罵戰、背後嚼舌、濫用農藥、推諉責任、媚上欺下,自怨自艾,等等。   慎戒不正義暗影,灑照正義光芒,有很多方面可以努力,其中之一是培養獨立探索真理的精神與能力。學習獨立探索真理,學習“以己之眼,辨別是非,以己之識,明達事理”。這意味著獨立的精神與人格,意味著兼具智慧、勇氣、毅力等美德,意味著對於傳統、習慣、權威有辨識不盲從。   就社會而言,正義的目的是“在人間顯現團結。”在多樣性中平等交融的團結,將所有人凝聚成為一樹之果、一體之肢,讓所有人得到平等的對待與機會,愉快、有創造力地工作與服務,得到應有的報酬與尊重。...

Day48:晨風亭

Day48:晨風亭 原創 2017-09-04 周卡特 美好社區讀友匯 “一天夜裏,正是我生命特別低沉的日子,我做了這樣一個夢……” 20世紀60年代末,我還在蒙特利爾,在麥吉爾大學建築系讀書。在極度懷疑、質疑中,我中途放棄學業離開了校園。我在加拿大各地遊蕩三年多,做奇奇怪怪的工,探求著人生的答案。1970年代初,一天夜裏,正是我生命特別低沉的日子,我做了這樣一個夢:   一只鳥立在大洋的岸上,吸著清風,盯著海面。他開始起飛,升上高空。他努力飛得更高,甚至飛向太陽。他的翅膀開始冒煙,熱得難以忍受。他調頭紮進了海裏。他弧線一樣猛沖進去,掠過深海生物,兩只翅膀底下冒出串串水泡。他無法呼吸,一個漂亮的曲線動作,利落地掠出水面。 這一次,在半空中,他任憑微風托舉著,沒有拍打翅膀,卻一直向上滑翔……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直到他可以很好地看到太陽,就在地平線上。   他飛離開了太陽,他的身影變大了。他旋轉著跟地平線保持齊平,一只翅膀遮著天空,一只翅膀覆著大海。他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透明;他上翼的羽毛變成了太陽光,下翼的羽毛成了大海的波浪。他的身體變得非常細長,非常扁窄,直至變成了地平線。最終,這只鳥不見了。   當時,我雖不解這夢的寓意,但是,它給了我非常安心的感覺,仿佛在我內心的一些深坑之間架起了橋梁;仿佛一個重擔離開了我的肩膀;仿佛一縷光芒照進了我的黑暗。我的痛苦有所減輕了。幾個月後,我遇到了巴哈伊信仰。我找到了人生問題的合理答案,我找到了一種強烈的靈性溫暖和力量。我的心與靈都被吸引了。   之後的年月裏,隨著閱讀、研習巴哈伊聖作,我開始注意到如下段落: 主啊!我是一只折翼之鳥,卻意欲在禰無垠太空翱翔。然若非禰的天佑仁恩、禰的確認和援助,我又怎能做到!主啊!憐憫我的柔弱,以禰的威權使我堅強!主啊!憐憫我的無能,讓我借助禰的威權和力量!...

Day49:一種隱秘的知識

Day49:一種隱秘的知識 2017-09-05 Wendy Deason 美好社區讀友匯 “如果每一天每一刻,人們能夠以祈禱的狀態生活,那麼焦慮、恐懼、煩惱定將隨風而去……” 每周日與朋友們的儒禧學習小組讀書活動,已經成為我們家庭最開心的事情。一遍遍的閱讀聖言,一次次地探討真理。儒禧第一冊的學習已有三次,但每次的理解和領悟都不同。特別是對第三單元:”服務、反省、沉思和祈禱”的閱讀帶我感悟到“祈禱”的意義。 在《巴哈伊教育箴言》一書中“巴哈歐拉論教育”部分有這樣一段文字: 在上帝的知識寶庫裏有一種隱秘的知識,當它得以應用時,盡管不能根除,但能極大地消除人們的恐懼感。然而,這種知識應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傳授,它對消除恐懼感大有裨益…… ——巴哈歐拉 我個人理解這個“隱秘的知識”就是“祈禱”。 從2010年開始學習信仰,直到2015年結束第七冊的學習。我對祈禱的理解一直非常膚淺,總認為努力閱讀聖作、積極服務就足夠了。我只在朋友聚會或生活需要時才安靜地祈禱,雖然能夠感受到祈禱文帶來的力量,但是仍未足夠重視祈禱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2016年家庭事務的增加和復雜化。我們感到單憑自己的力量思考難免焦慮和恐懼。於是,我開始每日背誦“短篇義務禱文”。每天中午1點鐘,設定好的鬧鐘提醒我祈禱。從禱文中感受到上帝創生人類的博愛和恩賜,感受到謙卑的仆人臣服在祂尊前的安全與平靜,感受到祂的強大與不可知性。三周後,我不再需要鬧鐘提示。背誦短篇禱文已經成為生活的習慣。 每日中午吟誦一次 我的上帝啊!我見證:禰將我造生,是讓我認知禰,崇奉禰。此時此刻,我向禰表明我的無能和禰的萬能,我的貧窮和禰的富裕。 除禰之外別無上帝,禰是救苦救難者,自在自存者。 ——巴哈歐拉 2017年夏天,與好友學習了第三單元後。我再次認識到祈禱的意義。開始督促自己每日清晨吟誦“長篇義務禱文”。它給人帶來的內在平靜與力量更是無法言表。...

Day50:行在探求真理之路上

Day50:行在探求真理之路上  2017-09-06 Angela 美好社區讀友匯 “當時讀到這句聖言時,如同電流擊身令我心頭一震……” 小時候,住在小山村,經常會聽到奶奶和姨婆們講一些玄幻神秘的故事,心頭悚然,卻又百聽不厭;自己偶爾也會做一些怪異的夢,醒來久久都心有余悸。大概在十六歲之前,我都非常膽小,晚上不敢獨自在家,不敢走夜路。雖然接受了學校的無神論知識教育,但對於這個世界,對於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些事,內心總是影影綽綽地有那麼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受。   中學畢業之後學了醫。臨床解剖學的課面對的是真人屍體標本。剛剛開始時,一進解剖室,就感覺陰風伴隨著福爾馬林的嗆人氣味嗖嗖地襲來,麻著膽兒遠遠地站在人群裏,從不敢看標本的頭部。漸漸地,隨著對人體的拆解學習,熟悉了每一塊骨骼、肌肉和各個器官,加上生理學、心理學的學習,認為鬼神都是人心的幻影,畏懼自然全消。   後來,又學了哲學,了解到了宗教在人類歷史上的影響,了解到宗教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顛覆了我之前的宗教等同於迷信的認知。但也僅僅是霧裏看花的感覺,還隔著層層帷幕。   再後來,我踏上了對宇宙生命科學的實修實證之路,參加了很多期類似於靈修的課程。期間親見並體會了一些科學目前還無法解釋的奧妙。大約有兩年的時間,我完全沉迷於身心修煉:站樁、打坐、讀誦經典……心日漸從世事中出離,我一心練功,時刻用自己的標准去衡量身邊所有的人和事,深切同情並果斷隔離了不願意修法、執迷於世俗的朋友和親人,大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只是,彼時自己的現實境況有些“剪不斷,理還亂”,為完成自己的責任和早已許下的承諾,我只好隱忍地去面對解決。也就是在這期間,因緣際會,我開始認真讀巴哈伊的經典。 最早讀到的,便是《隱言經》。 “靈性之子啊!我使你生來富有,你為何自陷貧窮?我使你生來高貴,你為何自趨卑賤?我以知識之本質賦予你存在,你為何另尋他人指點?我以慈愛之泥土塑造了你,你為何跟別人馬後鞍前?把目光轉向自己!你會發現:全能、全權、自生自在的我,在你心間。” ——巴哈歐拉...

Day51:被上帝眷顧是何等幸福

Day51:被上帝眷顧是何等幸福 原創 2017-09-07 Jessica 美好社區讀友匯 “我們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我們的鏡子……” 在紀念巴哈歐拉雙百年誕辰之際,我多次想寫點自己接觸這個信仰以來的變化,每每提筆都不知道從哪裏開始,今晚沒有睡意,不想躺著胡思亂想,還是起來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我家裏有六姐弟,再加上一個表妹還沒滿月就寄養在我家,七個孩子,對樸實的農民父母而言,負擔有多重。從小,我就希望通過努力學習改變家裏人的生活狀況,可是自己參加兩次高考都沒考上很理想的大學,同學幫我填報了一家職業技術學院。心想,好的大學上不了,就讀個大專,以後的人生還是要靠自己,也許在矮個子中當高個子也是不錯的。也許這是上天的安排。   在這個學校我遇到了外教 Mr.L。一個差不多七十歲的老先生,對我們這些學生非常好。以前希望有多點機會練習英語口語,經常跟同學跑到老師家裏去,非常感謝老師不嫌麻煩,還經常拿一些書給我們看,跟我們講裏面的故事,可是由於當時英語是半桶水,不怎麼理解,原來那些書都是跟巴哈伊信仰相關的。老師因年齡大,學校沒有繼續聘請,只給我們上了一個學期的課程。第二學年,我們有了新外教M,她也是巴哈伊,在Mr. L的引薦下,我們很快就跟M熟悉了,並經常去她宿舍上儒禧課第一冊,可惜上完第一冊,第二冊也只上了幾課,M因身體狀況不佳要回國了。我們的課又要停了,當時對這個信仰理解不多,只記得非常喜歡祈禱,因為每次祈禱都讓我身心都特別舒服。 2009年畢業出來工作,巴哈伊的書也被我藏起來了,幾年都沒有好好地看這些書,自己的生活雖然忙忙碌碌,但感覺都是瞎忙。人生的方向不知道在何方。 非常感謝Mr. L,他一直關心我,還為我聯系到了我目前居住城市的巴哈伊朋友。我終於又回到了上帝的庇蔭下。很快就是巴哈伊19天的齋戒,我下定決心從這個齋戒開始在以後的齋戒日都堅持齋戒。朋友擔心我第一次齋戒,身體不適,送齋戒的書籍給我,還有朋友說齋戒就是少吃一頓,讓我不要擔心。齋戒期間,不用想著做什麼好吃的,省下很多時間,除了祈禱,讀聖言聖作的時間也多了,齋戒期間過得非常充實。 最近三四年在家帶孩子,除了累還是累,其實真正是心累,有時孩子哭鬧,哄不住,心裏惱火,有時就像山洪暴發。靜下心來想想,其實孩子是無辜的,是自己的問題。...

Day52:讓美麗的理念落地生根

Day52:讓美麗的理念落地生根 原創 2017-09-08 小婉 美好社區讀友匯 “這些美好的理念,如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靈性的層面成為物質現實?” 有一天,我所服務的機構來了幾個特殊的客人。說他們特殊,是因為,他們都是公益領域的資深前輩。他們專程而來了解我們正在開展的項目——一個服務特殊人群的公益項目,殘障人士的創新就業探索項目。他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們要選擇殘障社群呢?而且還有殘障社群的就業項目呢? 在聽完項目發起緣由分享後,其中一個客人很想了解我們作為工作人員,是怎麼看待這個項目以及項目和我們個人的聯結。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我為什麼想參與這個項目,我對殘障群體的認知怎樣?”我知道,在機構層面,自然有其緣由;但在個人層面,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時,浮現在腦海裏的,是我在學習巴哈伊(一個信仰)時的一些理念,一直讓我覺得好奇很想去驗證的一些美好的理念。 於是,我第一次在工作場合裏把我的個人探索分享出來: 巴哈伊相信: “人生來高貴”;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價值”; “人就好比富礦,隱含無價珍藏。唯教育能掘而顯之,使人類從中獲益”; “人人生來是為了推動文明不斷進步的”。 那我也願意相信:殘障夥伴生來高貴,他們有獨特價值,只是他們的價值被掩蓋著,沒有釋放出來。巴哈伊重視社區和社群的發展,通過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教育,一個人群(比如殘障),在社區中參與發展,就能釋放他們的潛能和價值,他們的成長離不了真實的社區情境,他們也需要得到相應的支持,他們是一股未被激發出潛能的群體,他們可以參與到這個文明演進的推動過程。 這些美好的理念,如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靈性的層面成為物質現實?此前,處於現實工作當中的我,似乎還無法完全踐行那份信念,我常常在追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