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繁榮:建構有別于消費主義文化的文化模式 【紐約】- 2010年5月3日 在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惡化以及極端貧富差距的背景下,由放任不羈的消費主義文化向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之轉變已經勢在必行。在很大程度上,這個轉變是由世界範圍內的民間組織和政府機構共同努力而引發的。除了明智的政策改變和“綠色科技”革命外,這場轉變還要求我們對人的本性和文化框架認真地重新審視,因為正是它們對政府機構、商業、教育和媒體起著引導作用。什麼是符合人的理性的、什麼是公正等問題,需要我們從批判性的視角重新審視。這次大會的議題是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該議題需要在社會體制這個更廣的範圍內進行思考,因為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是社會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目前這個體制卻疾患重重,表現為競爭、暴力衝突和動盪不安。 在這次大會對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十年專案規劃1的回顧中,巴哈伊國際社團將首先闡述這個日益發展的規劃的優勢,然後根據上述願景指出需要進一步探討的主要問題。該框架的優點包括:(1)它考慮到了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轉變所涉及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問題,從而打破了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些領域的問題所採取的割裂式分別處理的片面觀2;(2)它認識到發展框架的各個主題(如:教育,機構能力的建設,婦女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各地方本土知識的運用等等)3之間的內在聯繫;(3)並且在地區性的磋商中尋求世界範圍內的利益相關方參與磋商,並呼籲社會各階層為了實現磋商中所提出的種種目標而共同努力。 然而,由於該框架旨在促進社會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轉變,這就意味著它將挑戰那些滋生出放任的消費主義的種種文化規範和價值觀念。為了達到以上的目標,我們需要再度審視一些深層的觀念――其中的很多觀念還需修正,包括:人性觀;發展觀(進步和繁榮的實質);最近的經濟危機的實質和引發該危機的原因;科技的發展過程;教育發展的手段和目的。我們將邀請大眾積極合作,促進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與我們一起參與對基本問題的商討,從而相互學習彼此的觀點和經驗,共同努力,一起構築一個公正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問題在關於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的探討中佔有非常重要地位,因為它促使我們在最深的層次重新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生存的目的是什麼?人的經驗之本質乃是精神的本質,它深深地植根於人所共有的內在本質——或者說“人的靈魂”中。然而,消費主義文化卻趨向於降低人們的高貴本性,使人們相互競爭,對物質消費貪得無厭,並且成為市場生產的操縱對象。通常持有的觀點認為存在一對難以化解的矛盾,即人們想要什麼(如:消耗更多)和人類需要什麼(如:對於資源的公平使用權。)那麼我們又如何去解決這個讓人束手無策的矛盾呢?一方面,我們渴望世界和平與繁榮,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經濟和心理學理論又將人類描述為自我利益的奴隸。全體人類需要建立起一個更加公正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秩序,其特徵為節制、公正、仁愛、理性、奉獻和服務於共同利益,但這些往往被斥為幼稚的理想。然而,我們正是需要用這些理想以及相關的品質來克服自我、貪婪、冷漠和暴力,這些人性中的低下品性長期被市場和政治力量所推崇,並導致了現今種種不可持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 發展遠景 同樣,可持續發展的遠景也必須來自於公眾對於下列問題的探討與認識:人類發展的本質與目標,以及發展的參與者所需扮演的角色。巴哈伊國際社團把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過渡作為全球事業的一部分,這項事業使所有個體實現其雙重目的,即發展他們的內在潛力和為更大範圍的社區的福祉做出貢獻。僅僅將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視為為生活貧困的人創造機會來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是不夠的。要知道,每個人都能對構築一個更為公正和和平的社會秩序有所貢獻,這個過程的發展方式也必須允許每一個人都發揮其作為社會建設的一份子的應有作用。在這樣的框架下,可持續消費和生產可以被描述為這樣一個過程,即:滿足世代人類物質的、社會的和靈性的需求,而且使所有人對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有所貢獻。 在科技進步和政策改進的同時,公眾需要探討必要的系統性變革所需的倫理基礎,對話的參與者包括農村和城鎮居民,窮人和富人,男性、婦女和年輕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秩序的特徵之一,就是在人類的各級組織中貫徹互惠與平衡的道德準則。這就好比人體,數百萬的細胞之間的合作才使人的生命成為可能。它們以驚人的多樣性的形式和功能互相聯繫,終身不斷地接受和給予,這才是多樣性的和諧統一的最高表現形式。在這樣的秩序之下,公正的概念體現在認識到人們個體的利益與更廣泛的社區利益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和諧統一(並保持多樣性)的框架下追求公正,能為集體磋商和決策提供指引,也提供了達到思想和行動統一的手段。 最終,向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的轉變不僅僅是社會結構的有機改變,以充分反映整個社會機體互相依存的關係,還要反映出社會與支持其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界之間的內在聯繫。在這些轉變中,許多已經是公眾探討的關注重點,包括:(1)世界公民的意識;(2)最終建立所有國家的聯盟,以形成一個能對全球事務進行決策的綜合管理體系;(3)建立承認全人類對地球資源的共用權力的機制;(4)實現男女之間的全面平等;(4)消除一切偏見;(5)建立全球通用的貨幣和其他能夠推進全球經濟公平的機制;(5)採用國際通用語言説明促進人們的相互瞭解;(6)重新調整大規模的軍費開支的用途,用於建設性的社會發展項目4。 現行經濟體制的危機 眾所周知,發展的主導模式依賴於商品社會中有力的消費群體5。在這樣的模式下,不斷上升的消費水準被當作是進步和繁榮的衡量指標。這種對產品、對物質積累和享受(作為生活的意義、幸福和社會認可度的來源)的過分追求已在權力和媒體機構中得以根生蒂固,並排斥其他所有不同的聲音與機制。對於需求和欲望的過度滋養,導致了這樣一種體制的產生:它完全依賴於窮奢極欲地消費的少數特權階層,同時加劇了排他主義、大多數人的貧困和不平等待遇。連續發生的每一個全球性危機,無論是氣候、能源、糧食、水、疾病方面的危機,還是金融風暴,都揭示了現行消費和產品模式所固有的剝削和壓迫方面的新問題。奢侈品的消費額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消費額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基礎教育只需要花費100億美元6,而僅美國每年就有820億美元用於香煙消費7。消除全球饑餓僅需要花費300億美元 8,水和公共衛生設施只需要100億美元9。與此相比,世界的軍事預算在2008年已升到了15500億美元10。 很多當代的經濟思維模式是建築在的狹隘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之上的,而這種世界觀已致使人類行為墮落、家庭和社區瓦解,公共機構腐敗,以及大量人群,尤其是婦女和女孩,正遭受著剝削和被邊緣化。無疑,經濟活動和經濟的增強(這個過程可能包括,但並不等同於經濟發展)對於地區的繁榮及其人民的富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要轉向一個更為公正、和平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就需要重視生產和消費的物質和非物質(道德)層面之間的和諧能量。尤其是非物質(道德)層面的能量將會成為建立公正和諧的各種人類關係的基石,這些關係包括知識的傳承,信任他人和可信品質的培養,種族主義和暴力的消除,藝術、美、科學的推廣,以及合作能力與和平解決衝突能力的培養。 有鑑於此,還必須強調生產與就業的關係,因為就業是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很多時候,生產率增加的同時 伴隨著勞動力的削減或自動化生產的轉型,這些將導致失業率上升。單一的追求利潤最大化也會看重勞動力消耗的最小化。在現行制度下,失業和就業不足的人口不斷膨脹,絕大多數人沒有足夠收入來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在這樣的體制下,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可持續生產並不僅僅意味著採用“更綠色”的技術,而應該包括建立各種體制,這些體制要讓全人類都能對生產過程有所貢獻。在這種制度下,所有人都是生產者,都有機會通過勞動獲得(或接受,如果無法獲得)滿足他們所需的東西。工作不僅僅是作為創造財富和滿足生活所需的手段,還應該扮演著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發展一個人的才智、塑造人的性格、參與服務和對社會進步作貢獻。...
巴哈伊信仰的自然主題宣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于1986年9月成立了自然保護和宗教聯盟,並邀請佛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和穆斯林的宗教領袖代表以及全球環境領袖在義大利阿西西市共聚一堂。五大宗教的代表各自發表了以自然為主題的宣言。至1987年10月,巴哈伊作為全球第六大主要宗教加入該聯盟,亦做出如下宣言,以示對聯盟目標達成的支援。 “自然的實質乃是我的名號——造物者和創造者——之體現。由於種種原因,我的名號的顯現形式有多種多樣,而在這多樣形式中,明察之人可發現諸多徵象。自然是上帝的意志,是上帝的意志在這個偶然世界並通過這個偶然世界的表達。自然乃是那位命定者、全智者的天意表露。”巴哈伊聖作。 巴哈伊信仰的先知創始人巴哈歐拉通過寥寥數語概述了人與環境之間的重要關係:自然世界的宏偉壯美和豐富多樣是上蒼最高威權和慷慨豐美的刻意反映。對於巴哈伊信徒而言,接下來還包括了一種隱含的領悟,即我們人類為了滿足此神聖託付之需要,應該尊重和保護自然。 當然,此主旨並非巴哈伊信仰所獨有。世界上所有重要宗教都認為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間存在這種根本性的聯繫。怎麼還會有其它聯繫呢?所有主要的獨立宗教都是基於同一個上帝的啟示,上帝持續不斷地派遣使者來到世間,向人類傳達其思想和意志。這正是巴哈伊信仰的本質。 然而,當整個自然界面臨諸如全球雨林大規模毀壞和核毀滅的人類終極夢魘等人為危害時,巴哈伊信仰的教義作為最新的上帝啟示,對當今世界境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一個世紀以前,巴哈歐拉宣佈人類已進入一個新時代。過去所有的宗教信使都允諾,這個新時代最終將為人類帶來和平與教化。然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類必須首先認可最根本的人類同一以及上帝同一和宗教同一的真理。除非全人類普遍承認這種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否則人類的問題還會惡化。 巴哈歐拉寫道:“只有牢固地建立團結,才能實現人類福祉、和平與安全。地球乃一國、人類皆其民。” 當今環境運動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取決於這一點。海洋污染、物種滅絕、酸雨和砍伐森林的問題,更不用提跨越國界的核戰爭的終極禍害了。應對這些問題需要跨國界的解決方案。 所有宗教傳統都指出,為了遏制這些威脅有必要開展某種合作和實現和諧共存。與此同時巴哈伊信仰的教義也詳述了建立一種新型世界政治秩序的方法,提供了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長遠解決方案。 “上蒼已經為治癒世界準備了絕佳有效的藥方,也是最為強大的手段,那就是讓所有人在同一聖道上團結起來。”巴哈歐拉寫道。 根據巴哈伊信仰的教義,這種新政治秩序必須基於經濟正義、種族和男女的平等權利以及普及教育的原則,以世界國家聯合體的理念為核心,由國際議會和行政機構履行其意志。 所有這些觀點都正視保護世界環境的所有努力。經濟正義的問題就是一個例子。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往往是窮人破壞雨林和瀕危物種,伐木造田是窮人尋求獲得世界財富的公平份額的合法途徑。窮人對於自己是國際社會成員的身份毫不知情。但從長期來看,窮人砍伐雨林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而非改善後代的生活水準。因此,任何保護自然的措施都必須解決世界貧富人口之間存在的根本性不平等問題。 同樣,提高女性地位,使女性與男性完全平等能為自然資源的相關決策帶來女性價值觀的全新精神,有助於環境事業的發展。巴哈伊信仰的經文指出:“男性借助身體和思維方面更強大和更有侵略性的特質淩駕於女性之上。然而這種平衡已經正在發生變化;力量正在失去主導地位,而女性擅長的思維敏捷、直覺、愛和服務的精神特質變得越來越有優勢。因此,新時代將會洋溢著更多女性化思維的觀點,男性化思維會減少。” 教育,特別是強調巴哈伊信仰中人類相互依存原則的教育是建立全球保護意識的另一個先決條件。統一和相互依賴的信仰宗教體系與環境問題特別有關。再次,引用巴哈伊的神聖教義: “就本性而言,固有特性和必要聯繫源自現實中世間萬物。儘管現實中事物存在最大化的多樣性,但彼此內在密切相連…可以把將存在界比作人的修行場所。人體的所有器官彼此協助,由此生命得以延續…同樣,世間萬物之間存在著絕妙的關聯,相互交流,彼此影響,由此產生了世界中的生命和無數相關現象的延續。” 事實上該原則應該與宗教的權威相生相伴,它們而非僅僅源自於人類,這是解決我們環境問題的另一個整體解決方案。在阿西西發表的自然宣言背後的動力也證明了這個觀點。...
同心同德,共展宏圖:攜手選擇地球的未來——巴哈伊國際社團在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的發言稿 【同心同德,共展宏圖:攜手選擇地球的未來——巴哈伊國際社團在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的發言稿】 巴黎——2015年11月23日 氣候的人為改變並非不可避免,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於人的選擇。這是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核心內容。這次大會進行了多種方式的努力,去識別做出更好選擇的方法。當今的全球社會往往將自然界視為可供開採的物質資源庫。這種范式的嚴峻後果昭昭可見。人與地球之間更加平衡的關係亟待建立。問題是:新的行動和互動模式如何通過個人選擇、社會體系、治理機制而在個人與集體層面得到最好的建立。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涵蓋社會、經濟和環境各個方面。隨著這項議程的採行,進行有意義變革的動力已經蓄勢待發。普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碳排放公約似乎第一次可望可及了。然而,可持續性的界定需依憑人文和社會因素,如同對於生態因素的依憑一樣。例如,現已發現:不公與環境惡化[1]之間的相關性,表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於地球的物質資源有著直接的影響。全球體制既致使許多人陷入窮困貧乏,又釀成了自然環境日漸枯竭。 對待環境的更加平衡的態度須是:在有意識地解決自然問題的同時自覺解決人的問題。這種態度須體現在以正義和平等為特徵的社會規範與行為模式中。在此基礎之上,方可構築我們未來的一個不斷發展的共同圖景。這圖景又反過來成為一種有力的機制,將世界各地的行動調動起來,將無數人的努力協調為相互強化的行動。 一種新意識的基礎 讓人類踏上通往未來的更加持久的道路,這關係到態度與行動的轉變。制度結構的改革將會是關鍵,它確是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與會者的關注焦點。然而,不論人們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如何,終究還是他們實施或忽略中央管理機構的政策,投身精心構思的專案或繼續以往的生活模式。我們所有人都能有所作為,我們的決定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建立個人與集體生活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這不僅需要新技術而且需要人類具備新意識,對我們及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形成新觀念。 這種意識從何而生?將它體現在無數城鎮鄉村的意願與自製力何處可覓?為全體的福祉而犧牲、信任且被信任、知足、慷慨給予等品質,不是來自實用主義或政治上的權宜之計,而是源於最深層的人類啟示與動機。在這裡,信仰顯示出自身對於可持續性努力的效果和人類能力的關鍵作用。 宗教信仰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自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以來,宗教成為人類文明的特徵之一,激勵著數不清的人為他人福祉奮起努力並全力以赴。宗教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理解,將人類的眼界從崎嶇之路投向遠方的地平線。在忠實于超越的創教人的精神意旨時,宗教是創造個人與集體生活的得力新模式的最強大力量之一。 因此,宗教提供了一種至關重要的責任心,使人致力於新穎的、具有挑戰性的生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宗教領袖與基於宗教信仰的組織日益重視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環境和正義問題。但是,宗教信仰不會自動轉化為對公共利益的服務。比如,心懷良願的信眾完全有可能對於改善社會無所貢獻。顯然,我們需要多多學習如何將高尚理想體現為堅定持久的行動。在此意義上,可以將宗教社團理解為將靈性教義轉化成社會現實的實踐社團。在宗教社團中,一個能力建設過程開始了,旨在幫助所有背景的人參與社會變革。對於為可持續發展工作的所有人而言,這一過程在不同背景與多元環境中的開展會是一個可以進行豐富探索的領域。 在生態挑戰的根源處識別靈性原則,這也是形成有效行動的關鍵。人類一家,正義需要民眾普遍參與可持續發展工作,諸如此類的靈性原則反映出人性的高度複雜性。同樣重要的是,靈性原則有助於培養藉以貫徹實際舉措的意志與雄心。因此,識別既定問題深層的靈性原則,根據靈性原則的要求制定行動,這是一個惠及的所有人——從傳統上的宗教人士到政府首腦、公司企業、市民社會和公共政策制定者——且能得助於所有人的方法論。 集體行動的基礎 針對可持續問題的行動,往往奠基於我們都生活在同一星球的情愫。氣候變化、跨國移民、全球性流行病之類的共同關注當然不容輕忽。但是,真要轉變個人與集體生活模式,則須深切理解地球生物圈的內在關聯性。人與環境是一個有機完整系統中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在這一歷史關頭,如果將這二者相互分離,我們將無法準確理解其中的任何一方。 這一理解蘊含著人類自身的有機一體性。人類一家,這個觀念在流行的話語中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它對於在所有層面形成有效行動具有無窮的意涵。例如,可以將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理解為一個機會,一個深刻領會人類一體性原則的實踐意義的機會,擔負起將我們對他人和自然界的道德責任轉化為實質協議、方法與行動計畫的義務。...
消除貧困 共同進步——巴哈伊國際社團關於貧困問題的聲明 《消除貧困 共同進步——巴哈伊國際社團關於貧困問題的聲明》聚焦人類社會長久存在的頑疾之一——貧困問題,由巴哈伊國際社團在汲取巴西、圭亞那等地巴哈伊觀點的基礎上寫成。該書指出貧困是道德、社會和物質資源等多方面的匱乏,消除貧困不僅有賴於創造和公平分配物質財富,更需要轉變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念。在個人方面,需要培養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在社會方面,需要為個人提供有意義的工作和公正、健康的成長環境。該書還呼籲人們關注領導人的道德感召力、男女平等、女童教育、人權、學校的環保教育等與貧困問題密切相關的其他方面。 該書還闡明,貧困問題錯綜複雜,需要個人和社會共同而持久的努力,激發人類精神和智力的全部潛能。對關心貧困問題、同情人類命運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具有啟發意義的小冊子。 英語書名: Eradicating Poverty: Moving Forward as One 作者: 巴哈伊國際社團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在此下載電子書: 消除貧困 共同進步(1版1次)e-2010-8.pdf
《探索真發展之路》——巴哈伊社會發展探索篇 探索真發展之路——《天下一家》第二輯(2000—2012), 本書為《天下一家》季刊的彙編,精選了巴哈伊世界十二年間發生的重大事件、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有價值的創新事件。這些活動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個角落,他們是樂觀的,因為他們相信這樣的前景註定會實現,事實上也已經初見端倪。他們也是現實的,因為他們認識到這一前景需要巨大的毅力、犧牲和轉變,以及全人類的參與。 本書講述部分有志之士是如何積極努力地探索,並欲將這些簡單但卻深奧的原則付諸實踐,從而改變他們所在的社區。然而,他們的工作才剛剛起步,歡迎你們加入這個進程,共同反思你們所在社區的現狀,探索如何促進社區的改善。 目錄: 一 全球化之新理念、新視野 民間社團代表“加盟”千年論壇會議 / 3 “全球化”成為日內瓦峰會的熱門議題 / 5 聯合國高級研究小組倡議建立集體安全遠景 / 7 聯合國與民間社會嘗試全新互動模式...
邁向新的環境治理——巴哈伊處方 1990年1月,在莫斯科召開了為期一周的“人類生存環境與發展全球論壇”。有近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者參與了本次大會,跨科學、政治和宗教等領域。此歷史性會議達成了一項共識,呼籲“為人類活動尋求一個新的精神和道德基礎”並“發展人與自然的新互動模式”。1 多位元著名科學家在會議中探討了此主題。一篇題為《保護和珍惜地球:呼籲科學與宗教共擔責任》的公告(《莫斯科公告》)指出,必須“始終以宗教和科學的雙維度去識別”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也就是“應對環境危機迫切需要個人行為層面的徹底變革”。“歷史表明,宗教的指導,榜樣的垂范,領袖的帶動能夠強有力地影響個人行為並發揚獻身精神”。科學家們進一步指出: “作為科學家,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對宇宙萬物有著深深的敬畏和崇敬之情。我們知道,神聖事物更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保護,對待我們的地球家園也當如此,需以一種神聖的視角去看待環境保護。……因此,宗教與科學兩者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 “全球論壇”發表的公告體現了科學界對人類成就的一個前所未有的肯定。作為宗教思想的實質,人類道德、倫理和創造力方面勢必將在環境保護的實踐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1990年10月,在泰國曼谷召開了關於環境議題的非政府組織與媒體研討會。發佈的《世界環境行為準則》公告(《曼谷公告》)回應了對新一層精神承諾的呼籲。並且,第二次公告所呼籲的內容較《全球論壇公告》更為深遠,不僅宣導個人行為、舉止和盡責意願在精神層面的轉變,而且呼籲所有“地球公民”團結一致應對挑戰。公告開篇如下: “地球正處於嚴重的環境危機中。以生態不可持續、社會疏離、經濟失衡為特徵的全球性人類行為模式是這一危機的根源。我們需要重塑人類的目標,把物質和精神的現實結合起來,喚起集體良知……” “……要讓形形色色的人群通力合作、共創未來,團結則不可或缺……”3 《曼谷公告》和《莫斯科公告》都援引了世界各大宗教的共同要旨,即精神世界觀的樹立以及隨之而來的人類行為標準的轉變。《曼谷公告》尤為明確地指出,在人類轉變的過程中對世界大同的需要。 鑒於對世界大同的強烈呼求,新興世界宗教——巴哈伊信仰得到了人們的關注4。它不僅宣導一個能為所有宗教所公認的精神價值觀,還提供了直面這個全球化時代特有問題的社會教義。教義的核心乃是世界大同,在世界各種族各國家之間建立團結。鑒於先前一些宗教的社會教義涉及個人與家庭、群落乃至國家之間的關係——根據宗教所體現的時代特性,巴哈伊信仰將社會教義範圍擴大至包括個人、各群體(種族,民族,政治及其他),乃至整個國際社區。 由於強調世界大同與全球合作,巴哈伊信仰的教義獨一無二地提出了“人類活動所應依據的新的精神和道德基礎”。巴哈伊提倡的社會模式有四個值得探究的方面:巴哈伊信仰的自然觀;直接指導人與自然關係的巴哈伊原則;關於環境危機潛在因素的巴哈伊觀點;促進世界大同與全球合作的巴哈伊處方。 巴哈伊信仰的自然觀 巴哈伊信仰的基礎是上帝唯一,上帝即“萬物之最深實質”,“太初意志”,“不可知的本質”。5巴哈伊聖作認為,自然界是這個“不可知本質”在塵世的反映。巴哈伊信仰的創立者巴哈歐拉寫道:“自然是上帝的意志,是上帝的意志在這個偶然世界並通過這個偶然世界的表達。”6因此, “諸天與凡塵中的任何事物,均是一個直接證據,表明上帝的屬性與名稱顯示其中,因每粒原子皆蘊藏諸般表徵,可有力證實那至大光明的顯示……一粒原子裡閃耀著何其璀璨的知識星斗,一滴水珠裡澎湃著何其浩瀚的智慧海洋!”7 在另一處,巴哈歐拉向上帝祈禱時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