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神殿——巴哈伊的異想世界

光之神殿——巴哈伊的異想世界 南美洲的巴哈伊神廟坐落於安第斯山脈腳下,毗鄰智利的大都會聖地亞哥。設計師利用光線實現其設計靈魂,融合創新、復雜的設計以及建築的歷史,創造了一處供人們沉思與告解的場所。巴哈伊神廟即將成為智利的新地標建築,這座復雜的曲面建築由加拿大建築師夏馬克·哈裏裏(Siamak Hariri)設計,坐落於聖地亞哥郊外的安第斯山脈腳下,似乎在邀請人們前往進行沉思與朝聖。哈裏裏曾指著這座屢獲殊榮的建築說:“你看那個微妙的凹陷和轉折,它的曲線多麼有趣,你覺得如何?” ▲ 巴哈伊神廟具有一個圓形透明的穹頂結構,距地面30米高,周邊被水池和原生草地所包圍,與安第斯山脈起伏的地勢相呼應。該建築榮獲加拿大皇家建築學院(RAIC)2017年建築大獎創新獎。這裏原是聖地亞哥精英農莊學校的高爾夫球場,經過9年的時間,這個場地被重新設計成了面向不同背景、宗教和性別的公眾開放的公共建築空間。哈裏裏在2016年10月的開幕典禮上曾說:“無論你信仰什麼宗教,抑或沒有宗教信仰,這裏都將歡迎你的到來。這是一項對建築的挑戰,意味著你要思考為其賦予一種怎樣的形式,使它具備剛剛所說的意義。”這種人類精神和物質結構的統一,也是19世紀起源於伊朗的巴哈伊教的核心信念。 ▲ 坐落於安第斯山脈腳下,毗鄰智利的大都會聖地亞哥,這座復雜的曲線建築由加拿大傑出設計師夏馬克·哈裏裏設計,以別樣的方式邀請人們進行精神的沉思和朝聖。巴哈伊神廟具有一個圓形透明的穹頂結構,距地面30米高,周邊被水池和原生草地所包圍,與安第斯山脈起伏的地勢相呼應。9組巨大的玻璃幕構成一個開放、無障礙的禱告空間,內設胡桃木皮革座椅,最多可同時容納600名遊客。這座建築最重要的元素是“光”,哈裏裏認為“光是最普遍的存在”,因此可以將其作為統一的象征。仰望穹頂中央的圓孔,遊客能夠體驗到外層玻璃與內部葡萄牙半透明大理石之間迷人的光線變換。日落時,穹頂內的光逐漸由白色、銀色、赭色過渡到紫色。該設計是為了讓人們感受到自己正在仰望天空、迎著光線,就像植物面向太陽生長一樣。 ▲ 巴哈伊神廟通過1129個獨特平面或曲面玻璃的開發、生產和組裝創造了9個相同的、優美的曲面結構。巴哈伊神廟在全球還有另外7座,需要滿足的條件是:每座廟宇都有9個面,每個面有一扇門,象征著歡迎地球各方的人們前來禱告和冥想。面對這項挑戰,哈裏裏和他的創意團隊放棄從其他宗教建築獲取靈感。它看上去不應該像是一座清真寺、猶太會堂或教堂,因為這可能會疏遠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場地與結構的開放性及通透性至關重要。人們可以通過位於穹頂結構周圍的9個入口進入神廟的禱告空間;同時,蜿蜒的小路也可以引導遊客穿梭於斜向的景觀中,在行走中冥想,甚至可以從建築外觀獲取“美”與“感知”。該建築通過1129個獨特平面或曲面玻璃的開發、生產和組裝創造了9個相同的、優美的曲面結構,使神廟看起來就像是安第斯山脈天然背景的一部分。 ▲ 遠處眺望巴哈伊神廟。智利著名景觀設計師胡安·格林(Juan Grimm)設計的徑向花園融合了安第斯山脈的環境,營造出一處沒有邊界的花園。基於格林的景觀設計並與佩尼亞洛倫市(Pe alolén)合作,神廟周邊種植了大量原生、抗旱的植物,以支持一項名為“綠色生長”(Green Growth)的環保計劃。目前總共有6000多棵樹被種植或正在種植,原來植被貧瘠的高爾夫球場呈現出郁郁蔥蔥、五彩繽紛的景象。 ▲ 仰望穹頂中央的圓孔,遊客能夠體驗到外層玻璃與內部葡萄牙半透明大理石之間迷人的光線變換。日落時,穹頂內的光逐漸由白色、銀色、赭色過渡到紫色。從前,進入山區只是為了做禮拜,現在,神廟面向所有人開放,並投資修建了一條新的道路,以方便聖地亞哥當地居民來此進行禱告和冥想。在通往禱告空間的石梯上,遊客能欣賞到神廟的前景花園。由於植被的遮蔽,神廟仿佛消失於景觀之中,卻能從另一側巨大的水池倒影中得以展現。站在神廟旁,遊客可以欣賞建築外部玻璃墻面的復雜結構與微妙細節,好似雪花晶體結構。 ▲...

Day31:這是上帝巧妙的安排

Day31:這是上帝巧妙的安排 原創 2017-08-18 吳阿姨 美好社區讀友匯 “我們不能改變任何人,但能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別人……” 困 惑 我今年67歲,家住重慶,家鄉非常美麗,四面環山。小時候最盼望過年,因過年爸爸媽媽會帶我去逛廟會,沿途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小吃,但我最怕進佛教和道教的寺廟,看到裏面各種凶神惡煞的泥菩薩……回家後老是做噩夢,使我幼小的心靈對各種宗教產生困惑甚至懼怕。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非常坎坷,經歷過各種時代的變遷,各種運動都在現場,算是老運動員,尤其是我爸是黃埔軍校畢業,我丈夫家庭成份也不好,我們完全不能“亂說亂動”,所以對各種宗教信仰可以說是談虎色變。   初 識 1994年,我隨女兒到了廣州,我見女兒經常和很多朋友一起參加聚會,她也經常叫我一起去,我加入到裏面去,只是想了解我女兒和這些人到底在幹什麼?從第一次到後面多次和這些朋友的接觸,我發現這些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對人特別平和,謙卑……漸漸我就喜歡上這些朋友了,每次聚會我都會去參加,這個群體是由幾個國家和各種膚色的人組成的家庭成員。當時我只是覺得這個群體的人好,但我沒有參加他們的祈禱學習,因我心裏對宗教信仰(尤其是外國宗教)的恐懼感還沒有消除,總覺得沒有安全感,尤其是我老公整天提心吊膽,偷偷把他女兒的巴哈伊書籍藏起來,目的是想保護女兒,說如果來抄家,就說是他的書。當時學習材料都是些復印件,聚會沒有固定地點。 聖 旅 2003年,我隨女兒一起定居北京,和巴哈伊朋友接觸更頻繁,我開始參加儒禧課程學習,當時對這學習也不是很堅定,身體也不好,斷斷續續學習了好幾年,中途換了好幾個陪伴者才把7冊學完,由於陪伴者中途換得比較頻繁,相互鏈接不夠深,學完7冊也沒有參加過服務,只是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所以自身的靈性提升不是很明顯。  ...

Day33: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上) 對上帝神助的確信

Day33: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上) 對上帝神助的確信 原創 2017-08-20 Lin 美好社區讀友匯 對人而言,心向摯愛者,除祂之外斷除一切,除了主的希望之外無所希冀。此乃愛的真諦。                                                          ——巴哈歐拉 我於師范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在跨國大公司工作,有很多外國朋友和同事。而在戀愛找對象這件事情上,卻還是遵行了母命通過相親的方式和老家的一個家境殷實的小夥談上了戀愛,並且訂了婚。可是相處久了,問題也跟著漸漸浮出了水面,價值觀和人生追求的不同,讓我們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  一面是對自由人生的追求,一面是傳統價值的束縛。那一段時間,我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淚,做了多少反思。如果婚後我不能繼續做一個巴哈伊,按照巴哈伊的教義來生活,那麼我的生活將會怎樣?我一次又一次地問巴哈歐拉,我該怎麼辦?何去何從?終於有一天,對未知的未來的恐懼消失了,我想要的方向非常清晰地出現在了腦海。是的,我決定了!  我勇敢地離開了前未婚夫,就像幾年前一樣,再次一個人拖著行李,回到這個我曾經如此向往卻又選擇離開的城市。深圳的朋友,一通電話便幫我找好了暫住的地方。有朋友的幫忙和曾經的工作資歷,讓我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又再次回到曾經就職的跨國石油公司。重新在深圳這個城市站穩腳跟。呼吸我想要的自由和獨立的空氣。享受著單身生活的同時在心裏對自己說,如果沒有遇到那個和我有同樣的價值和人生觀的人,我願一生獨身。 上帝對我是如此的厚愛,半年後我後來的老公便出現在了我的生活裏。第一次的相識,印象很深刻。他的眼睛和我認識的所有人的都不同。我看過去,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雙眼睛,那雙眼睛傳遞的是一種謙卑可靠可信任的感覺。第一次體驗到古人說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中的智慧。  這個和我有著同樣的生命和價值觀的小夥從遙遠的那個我做夢也未曾夢到過的國度巴西而來。相識的時候,他剛去香港工作4個月的時間,由於對工作環境不太適應,正在認真考慮留在香港還是回到巴西。他告訴我說,認識我之後,這個困擾他的問題已經迎刃而解啦!當你遇到那個對的人,什麼都變得那麼順其自然,沒有困惑的圍繞,也沒有痛苦的抉擇,不用任何掩飾,只需展現那個最真的你。  很快我們決定結婚了,但是有些前提需先實現。那就是他需要把工作從香港換到深圳,這樣和我在婚後能同城生活。因為決定去巴西舉行婚禮,所以我需要順利拿到去巴西結婚的簽證和公司批准的假期。這幾個前提在操辦之前,我們毫無頭緒,我們只知道只有實現了這幾個條件我們才能結婚。他說,“我們先訂婚期,其他的事情我們一邊努力一邊把它們托付給上帝,有祂的肯定和幫忙我們一定可以按照婚期順利結婚。”  就這樣,結婚的日子定好了,去巴西的機票也買好了。一邊他忙著找工作,我忙著回老家辦簽證所需的材料,另一邊巴西的親朋好友幫我們訂場地,訂酒席,發婚禮邀請卡等。承蒙上帝的福佑,在婚期前一個月,老公順利找到了一份在深圳南山的工作(我也是住南山),不僅加了薪,還得到了一個月的假期讓我們去巴西結婚和度蜜月,這對於一個公司新人來說是罕見的。我的簽證也終於在啟程出發前兩天拿到手(真心感謝北京朋友的幫忙),現在還記得當年親自跑到寶安機場的倉庫既焦急又激動地等待剛剛從北京航運來的快遞簽證的心情。  就這樣,憑著對上帝的賜福和神佑的堅定信心,我們如願如期地於2006年5月在巴西舉行了一個由300位親朋好友集聚一堂的巴哈伊婚禮。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而我想說的是:當你所有的意志都集中在那件上帝所肯定的事情上時,整個宇宙天地間的力量都會起來協助你。這看起來一切都那麼美好順利,而真正的考驗尚待將臨。 24珊瑚與珍珠.rar

Day37: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中) 超脫之後的奇跡

Day37: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中) 超脫之後的奇跡 原創 2017-08-24 Lin 美好社區讀友匯 超脫猶如太陽,無論它在哪顆心中照耀,都能熄滅貪欲和自我之火。凡被理解之光照亮眼界者,無疑會使自己從塵世及虛榮中超脫出來……                                                         ——巴哈歐拉     來到巴西生活後,我一直沒有工作,因為想專心要孩子,醫生告訴我們希望渺茫。我們決定嘗試試管嬰兒,很多次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旅行,很多次的檢查和准備,兩次試管的失敗,我們經歷了漫長的心靈過程。我的情緒非常糟糕。我決定放棄試管,結束主婦生活,回到職場。生活的沒有安全感,異國的非融入感,求子的失敗,工作的壓力,對國內的思念統統一起在考驗我,也讓我的求子夢越來越遠。   有一天翻開《阿博都-巴哈文選》,第一眼看到的是這樣一段: 面向上帝的人啊!閉上你的雙眼吧,無視他物;再睜開你的雙眼,仰望無量榮耀者的天庭。無論你希望得到什麼,只向祂提出請求;無論你尋覓什麼,只到祂那裏去尋求。只需看一看,祂就能讓你實現千百個願望;只需瞥一眼,祂就能治愈千百種絕症;只需點一下頭,祂就能給每一處傷口貼上鎮痛的藥膏;只需瞄一眼,祂就能使人的內心擺脫悲傷的桎梏。祂隨願而行,我們豈有他求?祂實現其旨意,命定其好惡。所以,你最好躬身皈依,信從滿懷慈悲之主。 我頓時痛哭流涕,這段引文回答了我當時內心的一切疑問,也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慰籍。 2011年4月的回國經歷是個轉折點,和國內朋友們的見面,交談和散心,治好了我的思鄉情,也讓我以一個全新的自己回到巴西,這個我的第二國度,這裏有深愛我的老公,我可愛的巴西家人和巴哈伊社團。求子不再重要,我和老公都同時一致地進入了超脫狀態。我們登記了領養,並從身心狀態上做好領養的准備。有沒有我們自己的孩子已不再重要,這是一種全然的超脫和放松。而奇跡就在全然的超脫之後無形地誕生。  當年9月底,我不可置信地自然懷孕了。兩年後的同一時期,我們又有了我們的第二個孩子。這次的求子經歷讓我看到,再痛苦的經歷也會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耐心,並虛心接受命運的安排,拋棄世俗的自我欲望,超脫之後自有奇跡! 超脫若日 Detachment...

Day45: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下) 重塑讓我再度飛翔之翅膀

Day45:我的跨國跨種族巴哈伊婚姻經歷(下) 重塑讓我再度飛翔之翅膀 原創 2017-09-01 Lin 美好社區讀友匯 “我才明白我那被剪掉的翅膀再也不會回來……” 婚後在深圳的生活以服務信仰為主調,我們的靈性是被快樂和幸福感充實和供給的。我們被很多有共同追求的好朋友圍繞,我們一起學習和服務。我的工作富有挑戰而有吸引力,我的語言和翻譯能力很強,在很多場合,我都是那個主力。我和我喜歡的人交友,學習我們喜歡的課程 ,做我們喜歡做的事,物質上也毫無擔憂。多麼美好的幾年啊! 2008年底,我們從深圳搬到了巴西。從此開始了我們長達多年的磨難和考驗。 搬到巴西5個月後,我們終於有了可以讓我們穩定下來的新家。當一切都安置妥當後,家裏卻進了搶匪,第一次獨自回家的我見到家裏一片狼藉,能拿走的都拿走了。從此認識到了巴西的暴力環境和無安全感。比起很多人的被搶經歷來說,我們算是幸運的了,失去的只是財物,並沒有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脅。但從此知道在巴西安全感是種奢侈。你可能隨時隨地在武力和生命威脅下被搶,被殺。  接下來是從職場女性到家庭主婦的轉型,在異國生活的各種語言和文化的挑戰,失敗的求子經歷,之後是失敗的投資和失敗的工作,夫妻之間在挑戰下的性格和文化的磨合,和原生家庭的種種誤解與沖突等等,多重考驗在試煉著我和我的信仰 。我渴望重新擁有那種不管是在服務活動、職場還是社交圈,都如魚得水,盡隨人意,流暢表達表現的感覺,對熟悉的中國文化的歸屬感。 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專家談話時,自己突然靈感刹現。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那些都是我的那個自大的自我所要的,而不是上帝所希望我要的。祂把那曾經幫我飛上高空,自由翱翔的豐滿的翅膀從根基剪掉,讓我從天空掉下來,回到那充滿泥濘的土地。沒了翅膀,只能走路,無法飛翔。讓我嫁給一個巴西人,讓我在夢裏都未出現過的、比美國歐洲都要遠上一倍的巴西生活服務,讓我學了英語在這卻得再學葡語,讓我遠離我愛的粵菜湘菜系,讓我經歷兩個各方面都基本不相容的文化的碰撞,讓我們的事業、婚姻和家庭都接受各種考驗。我一直在尋找我那被剪掉的翅膀。也不止一次地問上帝,問巴哈歐拉,請把翅膀還給我。  直到這次對話中,我才明白我那被剪掉的翅膀再也不會回來,就算回來,它們也不會幫我飛得更高。上帝剪掉我的翅膀的目的是,祂知道,我需要新的翅膀才能讓我飛得更高更遠。而這個新的翅膀需要在磨難與試煉,堅持信仰,堅持尋找真我的旅程中再生。突然我明白了我所有這些年的經歷的原因,當我明白了這其中的神聖智慧的那一刻,我知道這一階段將告一段落。突然間我看到了我那已經誕生的幼翅,它早已經長出來了,它來得如此隱秘,以至於我一直沒有覺察到它。  在服務之道上,在婚姻與育子之路上,在社團生活上,我們一直在受到考驗,也一直在收獲。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多一些愛心,少一些自我。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毛躁。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要求。這樣,你就會看到那個天天在蛻變的你,那個對上帝之愛因磨難而增強,對全能的主之信仰因試煉而堅定的你。 精神品德禱文.rar

Day34:“問題思維”與“能力思維”有不同嗎?

Day34:“問題思維”與“能力思維”有不同嗎? 原創 2017-08-21 榮大同 在磋商中團結,在思想上一致。願每個清晨比其前夕更美好,每個明天比其昨日更富饒。 ——巴哈歐拉 我們家庭曾在孩子們“吃西瓜”的“適度”上,有過三次討論。雖然這是一件家庭小事,卻給我解惑了當時困擾我的疑問。這三次的討論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一天晚上八點的時候,爸爸帶著哥哥和美美吃起西瓜來,讓我匪夷所思。 我說:“你們怎麼又吃西瓜了啊?” 三位低頭繼續吃,不語。 我問爸爸:“一會我們倆聊聊適度?” 他說:“好啊,我們聊聊。” 這次聊天,我們僅僅是就各自認為的“適度”各抒己見。爸爸認為,“只要想吃就是有需要,能消化和吸收,吃的量就是自己吃到舒服為止,為什麼要在吃東西的量上設限呢,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吃多少是合適的。”而我認為,“怎麼能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呢?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要考慮天氣狀況,也要考慮自己吃的量是否影響了別人有沒有吃到。”雖然,這次討論沒有不歡而散,但在適度的問題上,也沒達成什麼共識,有進步的是彼此知道對方對適度的看法是什麼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後。 爸爸說:“我也認同適度,但是我覺著晚上繼續吃沒有問題啊,前前後後加起來三個人就吃了那麼一個小西瓜。” 我說:“可是,吃的量超過了我的適度,而且都是晚上八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