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他拉拉——名叫“和平”的村莊 和平之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故事 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太陽在剛果地他拉拉村升起時,空氣中已彌漫著沏好的咖啡香。一直以來,村裏人會先喝點自種的咖啡,再去農場幹活。 過去幾年,這項晨間傳統開始有了更深的意義。村裏許多家庭會邀請鄰居來喝咖啡,做晨禱,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他們改變了早晨一杯咖啡的簡單做法,”一位剛剛去過地他拉拉的訪客在回顧她的經歷時這樣說道,“實際上這變成了社區建設舉措:准備咖啡的同時,住在附近的朋友們聚在一起,一起祈禱,然後邊喝咖啡,邊談笑和討論社區事務。有一種真正團結的感覺。” 在地他拉拉,鄰居們一起享受晨間咖啡。 位於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在過去100年裏經歷了一連串的武力沖突。最近的1998-2002年間的戰爭,預計奪走了超過540萬人的生命,是二戰以來全世界傷亡最為慘重的危機。過去兩年,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受沖突影響被迫流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據聯合國統計,僅在2017年上半年,約170萬國民因安全問題逃離了家園。 不過,全國上下有許多社區在學習擺脫種種導致分裂的陳規舊習。這些社區受到巴哈歐拉教義的啟迪,努力尋求物質和靈性層面的發展。它們關注生活的實用層面,同樣也關注一個繁榮社區所需的諸多品質,比如正義、關聯性、團結、知識可獲取。 “我們逐步學到的是,只要有空間讓大家聚會、就社區面臨的挑戰來討論巴哈歐拉的教義,人們就會過來,磋商我們能為找到解決辦法共同做些什麼,” 伊紮特·米翁達·阿布姆巴(Izzat Mionda Abumba)說。多年來他一直在從事兒童和青年教育項目。 “當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些空間,就沒有任何事情把我們分開——沒有人會再去考慮哪些人是巴哈伊、哪些人不是。我們都來閱讀巴哈歐拉的作品,在討論過程中為我們在做的任何事情找到解決途徑。啟發來源於這些作品和指引,”他說。 這個國家的事跡引人矚目。正在展開的進程試圖在所有人——不論其宗教背景、民族、人種、性別或社會地位——中間促進合作,建設能力,使他們奮起並促進文明進步。在當今世界存在的困惑、不信與晦暗中,這些迅速發展的社區令人充滿希望:人類有能力帶來深遠的社會轉變。...
阿博都-巴哈升天日詳介 教長阿博都-巴哈於1921年11月28日離世,享年77歲。祂與巴哈歐拉一同經受了歷次流亡,大半生都是一名囚犯。祂孜孜不倦地引領巴哈伊社團,待時機成熟還親赴歐洲、北美展開歷史性的旅程,傳播祂父親的教義。由於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巴勒斯坦作出的人道主義貢獻,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祂騎士爵位。守基·埃芬迪(Shoghi Effendi, 舊譯“守基·阿芬第”)描述了阿博都-巴哈生命的最後時光: “淩晨1點15分,祂起身走到屋裏一張桌旁,喝了些水又回到床上。此時,祂的兩個女兒為照料祂還未就寢。稍後,祂要一個女兒掀起紗簾,祂訴說自己呼吸困難。女兒為祂取來玫瑰水,祂喝了便又躺下,再拿給祂食物時,祂分明講道:‘你們希望我吃點食物,可我不是要走了嗎?’一分鐘後,祂魂飛永世居所,終於歸入祂摯愛父親之榮光,得享永恒團聚之歡暢。”(《神臨記》第311頁) 紀念教長辭世,能讓全世界的巴哈伊借以思考祂克盡犧牲與服務的一生,矢志努力效仿祂的榜樣。
聖約日詳介 阿博都-巴哈生於1844年5月23日,正是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向穆拉·侯賽因宣布使命的那一天。很多巴哈伊希望慶祝教長的生辰,但祂沒有允許。祂堅持說,這一天屬於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而非祂自己。然而,人們一再請求,於是祂設立了聖約日,巴哈伊如果願意,可以在這一天為祂慶祝。 不過,這並非是祂要為自己謀求光耀尊榮,祂從始至終一直是祂父親的仆人。祂真確體現了“阿博都-巴哈”之意:“巴哈之仆”。祂寫道: “我的名字是阿博都-巴哈,我的身份是阿博都-巴哈,我的資格是阿博都-巴哈,我的實質是阿博都-巴哈,我的贊詞是阿博都-巴哈。做完美聖尊[巴哈歐拉]之奴是我輝煌璀燦的冠冕,做全體人類之仆是我永遠的宗教。”(《阿博都-巴哈書簡集》第430頁) 聖約日在一定意義上是為了紀念阿博都-巴哈的一生,但在更大意義上則是慶祝巴哈歐拉訂立了聖約,也就是祂的這一允諾:信眾的服從將換來祂所保證的團結,祂會通過信眾在塵世建起上帝的王國。阿博都-巴哈便是此聖約之中心,巴哈歐拉命諭信眾在祂離世後要轉向阿博都-巴哈。教長與聖約二者密不可分,慶祝其一自然也會紀念其二。
巴哈歐拉誕辰詳介 巴哈歐拉生於1817年11月12日,早於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兩年,而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的天啟則為祂的天啟作了鋪墊。祂在德黑蘭出生,名叫侯賽因-阿裏-努裏。父親是米爾紮·阿巴斯-努裏,人稱米爾紮·布祖爾格,他位尊財厚,曾是法特赫·阿裏沙阿朝中的大臣,後任博魯傑爾德和洛雷斯坦總督。1834年,法特赫·阿裏沙阿去世,其子穆罕默德沙阿實施官場清洗,削去米爾紮·布祖爾格的官銜與俸祿,但保留了努裏家族的財產。 巴哈歐拉的早年生活反映出祂家境殷實,祂接受的是典型的少數貴族子第式的教育:騎馬、書法和阿拉伯語(以便能夠閱讀《古蘭經》)。然而不同於許多特權子弟,祂對安逸富足並未心生眷戀。 有個故事是說巴哈歐拉向父親講述了一個夢。夢中祂在一座花園裏,一些巨鳥從四面向祂襲來,但卻無法傷害祂。然後祂來到海邊,又受到鳥和魚的攻擊,但祂還是毫不受損。父親將一位有名的占卜師召來解夢,占卜師說他的兒子將成為一項偉大事業的開創者,會受到世間領袖與學者的攻擊,但他們都無法傷害祂,而祂將戰勝所有那些人。 巴哈歐拉年少之時便具有敏銳的正義感,並且終其一生都體現著這種品質,而或許是最顯著的一例則發生在祂孩童時期。祂目睹一位稅吏收稅時“作派凶狠不公”,三次為難祂父親。憤慨之下,巴哈歐拉騎行兩日來到德黑蘭,尋求將這位“橫暴的”稅吏解職。難以置信的是,祂居然成功了。 青年巴哈歐拉的智識與靈性洞見也常為人所稱道。據說,祂能解答無人能解的難題,祂對《古蘭經》和聖訓(先知穆罕默德言行錄)的深刻理解令許多博學者瞠目。著名學士謝赫·穆罕默德-塔基有一次要求在場的約一千名學生,解釋出自聖訓的某句格言。但無人能夠應答,最後,不曾受過正規教育的巴哈歐拉給出了解釋,讓那位大學者陷入沉默。次日,他訓斥學生說,他們受教二十五年,卻未能解釋那句格言,反倒是巴哈歐拉闡述甚妙。 祂的慷慨也同樣聞名。確實,祂在年輕時便以非凡慷慨和關懷貧民而被稱為“窮人之父”。盡管祂成長的環境充斥著財富的炫示,但似乎財富對祂無足輕重。靈性事物始終是祂平生的首要關注。 ...
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誕辰詳介 10月20日【現在已另有規定,建議按照世界正義院的文告改為:“諾魯孜節後第八個新月出現的第一天”】,全球巴哈伊會慶祝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誕辰。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常被稱作巴哈伊信仰的預報者,因為祂的使命正是為巴哈伊信仰的創始人巴哈歐拉開辟道路。巴哈伊將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與巴哈歐拉都看作“上帝的顯示者”,盡管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自己聲明,祂的使命從屬於巴哈歐拉的使命。 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於1819年10月20日出生在波斯的設拉子,本名賽義德·阿裏-穆罕默德,是設拉子綢布商賽義德·穆罕默德-裏達與法蒂瑪·貝居姆之子,父母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九歲時,父親去世,巴布(The...
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殉道日詳介 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於1850年7月9日正午殉道。在被囚禁約三年之後,祂的死刑令最終發出。摧垮祂那羽翼漸豐的新宗教的所有企圖均告失敗。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許多主要信徒慘遭殺害,不但沒有撲滅反而增強了幸存者的信仰。昔日穆罕默德沙阿覺得處死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並非妥當,現在他已駕崩,由繼任者納賽爾丁沙阿掌權。新沙阿缺乏經驗,十分倚重謀臣,其中一位謀臣大維齊(類似宰相)米爾紮·塔基汗認為動亂在毀掉國家,唯有處死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方能平息動亂。 於是他下令將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提出監獄押往大不裏士城,為了避免其他官員反對,沒有給出提解的理由。巴布(The Bab,舊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