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恰的治理》:BIC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前夕發表聲明 2020年10月22日 BIC紐約——巴哈伊國際社團(BIC)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前夕發表聲明,邀請聯合國官員、成員國大使、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社會行動者探討人類實現普世和平之道路的相關議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_RIKfSKnZU 自其於九月發表至今,在這段短暫時間裡,這份名為《適恰的治理:人類與實現公正全球秩序之道路》的聲明已就國際體系之作用這一主題引起深刻反思與深入討論。 西班牙大使兼KAICIID(King Abdullah Bin Abdulaziz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rreligious 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阿卜杜拉國王跨宗教及跨文化對話國際中心)副秘書長,尊敬的阿爾瓦羅·阿爾巴塞特(Alvaro...
當我們談及臣服,我們臣服於誰? 近年來,在我和朋友們的談話之中,我經常會提到“臣服”兩字。之前的我,尚未對這個詞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如今的我,是因為理解並在行為層面實踐之後,我不由自主要提及它。提及它的時候,我仿佛看見那個我臣服的對象在朝我微笑。 大家也不妨留意一下最近自己在談話過程中頻繁提及的詞語。這些詞語出現在你口中,它不是平白無故的,它肯定是在你的意識層面落下了烙印,你對這個詞所引申出來的涵義、實踐和體驗有了一定的儲備,這個詞才會頻繁出現。那麼,如果你之前從未思考和品味過“臣服”這個詞,或許從今天開始,你就可以和這個詞做朋友,因為臣服是一項多麼美好的品質;臣服,又是多麼讓一個人獲益。 臣服,這個詞散發出一種味道,它自帶一種關聯、上下、從屬的關係。我們肯定需要有一個臣服的對象。這是這個詞最根本的部分。臣服的對象不管是誰,如果我們臣服於他,我們都有種唯命是從的感覺。這看起來似乎是喪失了自我,把自我放在一邊,全然去聽信一個除自己之外的什麼人甚至什麼物的指派。 這樣看來,這裏面就有了危險的成分。萬一,我們臣服的是作惡多端的某個人,我們是否也會作惡多端了? 嗯,那問題就來了,如果說它是一項非常美好的品質,那我們應該臣服於誰才能夠確保“臣服”這件事是可取的,是可嘉的? 這個答案很重要。 臣服的對象決定我們生命的品質和意義。 如果你臣服的是金錢,你就會聽錢的話,錢說:“你要買某只股票,那只股票的收益非常不錯。” 於是,你買了那只股票。你開始每天關注那只股票的動態,漲了,當然高興;那如果跌了呢?...
科學與宗教共融–澳門五大宗教代表團到深圳交流 大潮起珠江特展展示了深圳40年的發展演進 隨著新冠疫情在中國境内受到有效控制,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回復到相對正常的狀態,2020年12月7日在中聨辦的協調帶領下,澳門五大宗教代表共25人,一連五天參訪深圳經濟特區。是次以宗教界考察深圳改革開放的發展為主軸,增進了解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的發展成就,加深認識祖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情況。 訪問團由澳門五大宗教的核心人仕聨合組成,分别包括澳門佛教總會會長釋戒晟、天主教澳門教區神父劉哲明、澳門工商基督徒協會理事處李嘉柱、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以及巴哈伊教亞洲顧問團顧問霍金梅共同擔任團長,並由澳門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余向軍擔任顧問。在5天行程中,訪問團参訪了深圳市委統戰部,聽取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發展成就專題報告, 參觀了“大潮起珠江〞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團員都讚嘆深圳由昔日的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農業小城,在短短數十載間,發展到今天超過兩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經濟規模和發展速度舉世觸目。 此行亦拜訪了不同的宗教場所並進行友好交流對話,包括深圳市清真寺、弘法寺、基督教布吉堂、天主教聖安東尼堂,了解不同宗教團體在當地的運作模式和社會服務,例如:在弘法寺,團員就生命的本質和生活的靈性提升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也了解了弘法寺在當地的社區服務情況。代表團並赴深圳騰訊總部、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澳文化產業園進行考察交流。行程中彷彿可見宗教與科學輝映,團友間和諧共融,就如穿越了人類文明数千年,體驗到宗教演進與社會需求息息相關。 受深圳市委統戰部邀請聽取深圳建立40年發展成就專題講座 巴哈伊教義主張人類文明的進步需要兩大知識與實踐體系──科學與宗教,經文中說,它們是人類智慧得以翱翔的雙翼,擁有它們,人類得以進步。 此行感受最深的是深圳的物質繁榮和科技開發的高速發展,人們物質層面的生活是前所未有的豐富,深圳消費水平不低,各種品牌應有盡有,而我們此行了解到深圳人口的平均年齡十分年輕,正是追求事業和夢想的年紀,各城市的年輕人從四方八面滙集到這裡,尋求自己在這片土地的一席之位,在這座看似由物質主導的城市,各宗教團體為居住在這裡的兩千多萬人的靈性和道德進步貢獻一份不可忽視的力量。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秘書長張一兵提到:“深圳在這40年來取得的經濟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它得益於其背後所蘊藏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我們感受到的是它拼博、堅忍、 理性、和創新的精神,這些力量的光輝把深圳從一個小小的農業縣引向成現今的設計、創意和科技之都, 這都是在國家改革開放後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成就了無限的可能性。澳門作為一個年輕特區,也要向這位老大哥學習。本次參訪的另外一個收穫就是跟同行的不同宗教團體就本澳青年發展以及社區服務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代表團參觀深圳騰訊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