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7:給弘揚世界和平的偉大女性——瑪莎·魯特女士的一封信 2017-10-13 夜鶯 “她就是那位女仆,時刻准備著給別人灌注這萬能之水……” 去年就買了M.R. 加裏斯寫的瑪莎·魯特女士的傳記《瑪莎·魯特——神聖殿堂前的雄獅》一書,一直沒有整塊的時間來閱讀如此厚重的書。直到前些天,用了三天時間,讀完了這本將近500頁的大部頭。情感又湧了上來,我想寫點什麼。我想跟這位偉大的女性說說話,我以書信的方式把這些話說了出來。即使這封信不能以實際的方式送達給她,但是我相信,在精神交流的層面,她應該可以接收得到。 瑪莎·魯特女士是巴哈伊信仰的先驅者。她遵循阿博都-巴哈的旨意進行全球旅行,除俄羅斯以外,其他所有國家她都涉足了。她給人們帶來佳音,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在各大洲中傳播起來。她所做出的貢獻在人類覺醒洪流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被巴哈伊信仰的聖護守基·埃芬迪(Shoghi Effendi, 舊譯“守基·阿芬第”)先生稱為: 首個一百年裏培養出的最優秀的聖輔。這位弘揚世界和平的女性給我們樹立了服務的榜樣。她也是我服務的動力和激勉。 以下是我寫給她的信: 給瑪莎·魯特女士的一封信 親愛的瑪莎女士: 您還好嗎?但願您在那個至美的世界裏暢享美好的甘霖,並用它來澆灑我們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是一名中國的巴哈伊,來自那片你曾經三次踏入的國土,那個阿博都-巴哈稱之為“未來的國家”的國家。我昨天讀完您的傳記,我也順著您的腳步遊歷了全世界。我為你的虔誠、英勇、慷慨和節約而感動。您最終長眠於夏威夷的火奴魯魯,也讓我有了去夏威夷瞻仰您安息之處的念想。盡管您離世已經是78年前的事了,現在的我想象當時的情景,仍感無限的惋惜。我可以理解,當時的聖護,陪伴在您身邊的朋友們,還有那些身居世界各地的朋友們該是何等的悲傷。 您知道我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聽到您的名字的嗎?那是我剛剛開始接觸信仰的時候。陪伴我學習的導師無時無刻不提及到您。她也是在您之後來到中國傳播佳音的朋友之一。她因為您樹立的榜樣而來到這片土地。您的那個故事:“阿博都-巴哈給美國靈理會發布指示,瑪莎·魯特從中感受到強大的力量。大會一結束,立刻不見了瑪莎的人影,原來她已經在收拾東西准備離開。瑪莎·魯特不想浪費片刻時間,她要立刻按阿博都-巴哈的指示去實踐,傳播信仰的佳音。” 這故事一直在朋友之間流傳著,經久不衰。每每想象您收拾行李的畫面,真切讓我感到您心靈的純潔。這個畫面也成了我服務的動力!我在學完第一冊去給朋友們分享,還笨拙地把您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因為當時的我還了解不多。對我來說,這就是服務,也是您的風格:“如果等到明天才開始行動,那也許已經晚了!” 記得我當時還看了一個紀錄片,影片介紹了您如何來到香港和廣州。當時的我好激動呢!因為我的家鄉就離這些地方很近。特別是廖崇真先生協助您的演講、翻譯等工作,讓我覺得無比的親切。在嶺南地區,我們早早就和您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這些後輩也因您的到來而品嘗到了信仰的芬芳。 我多麼想穿越,穿越回到那個年代,親耳聆聽您的演講。有幸的是,您當時演講和發表的文章,由廖崇真先生翻譯的,還保存得很好。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巴哈伊原典文獻翻譯與研究項目,山東大學巴哈伊研究所和廣州大學巴哈伊研究中心聯合出版的《巴哈伊文獻集成》一書裏,我閱讀了您當時的演講稿。雖然不是親耳所聽,被存放到現今的文字仍然呈現力量!文獻裏還附著您當時來粵訪問、演講所做的報紙宣傳,以及您的頭像。這一切就好像離我們不遠,剛剛才發生一樣!而我也有幸在阿卡看到廖崇真先生和家人的照片放在巴吉大宅裏。那是我在那裏看到的唯一一張中國巴哈伊信仰者的照片。 在您的眼裏,人們沒有等級之分,您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平等的兄弟姐妹。您拜訪的人有羅馬尼亞的瑪麗王後和公主、印度詩人泰戈爾、中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還有千千萬萬的普通的民眾,您對任何人都是孜孜不倦地傳達佳音。在我們國家,那些奠基著信仰的眾多學者,例如前北京大學的校長曹雲祥先生,他對聖作所做的中文翻譯至今讓我們受益。除此之外,在交通不那麼發達的年代,您不辭勞苦走訪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昌、杭州等城市。我想,這些地方都因為您的服務而充滿了靈氣! 您知道嗎?現在的中國和您當時來的時候很不一樣了。我們沒有了戰火,沒有了轟炸,真是難為您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來到這裏。想想您面臨那麼危險的境地,我現在真想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現在的我們,在和平的時代,有更多的人接受了佳音,我們在按照當時給我們樹立的榜樣做著服務,如,兒童班和少年賦能課程。我想,您會看到這一切的,對吧?我想,您現在應該很欣慰,很快樂!您播撒的種子生根發芽了,而且還茁壯地成長著呢! 加裏斯女士在書中這麼描述您:“每個人就像一個容器,等待著生命之水的注入,而她就是那位女仆,時刻准備著給別人灌注這萬能之水。這就是瑪莎的使命”。您確實是每時每刻都在履行著您的使命。而我多麼想助您一臂之力。如果我真的可以,我可以做些什麼呢? 寫作!書中出現得最多的就是關於您的寫作,您幾乎每天都寫,才保留了這麼多珍貴的筆墨,我們後人才能了解當時的情景。您知道嗎?我也熱愛寫作。我又找到寫作的更多意義了。我想,我,還有很多很多的朋友都會以我們的方式來助您一臂之力!...
Day88:我的一次海法之行 2017-11-04 Allen “一個城市有生命,有目的嗎?” 海法 在以色列的第三大城市海法,有一座享譽世界的花園地標,19級階梯花園,也是新興世界宗教巴哈伊信仰的聖地。 我去年有幸到那裏拜訪,直到今天,當時的經歷依然歷歷在目。 五天的時間,我整體上沉浸在祈禱的狀態,也像是處於夢境般。很多念頭從我腦子裏突然跳出來的,我持續經歷了頓悟的體驗 。 有人說,航海的目的不只是去開闊眼界,而是去帶來新的眼睛。同樣,我認為,我去海法的目的也不僅僅是一次心靈的旅程,而是帶回一套新的心靈,所謂重生的體驗。 第一天上午,向導給我們介紹了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項,然後給我們時間到花園山腳下的一個超市去准備一周的食品。由於我的隊友負責選購,我只是負責搬運。所以,我就到超市門口的一個連椅上等候。 入夢 這時,有種感覺開始出現,我的腦子開始飄遊:就像到了北方冬天結冰的一條小溪,薄冰下有緩緩的流水,天氣寒冷,但空氣非常清新。然後是,我聽到了冰塊破裂的聲音,很輕微,但很舒心。接著聲響漸強,一種劈裏啪啦的聲響——北方的冬季淩晨放暖氣時,由於管道是空的,會發出這樣的聲響。隨後,我感覺我身體的每一根血管也在變得更暢通,似乎也在發漲,身體感到暖呼呼的……… 接著,就有一個聲音出來,好像是位老者,問我問題,跟我對話 ,分不清是英語還是漢語。 老人問:你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目的,那麼一個城市有生命,有目的嗎? 我剛想說,是的。 老人又問: 那麼經濟現象有目的嗎?你來比較一下海法和澳門兩個城市的經濟模式和目的有什麼不同? 我的腦子當時一下子就阻塞,短路了。顯然,這個問題遠遠超出了我的智商,好像應該是大學博士生們研究的課題。我大學學物理,對經濟學真是一竅不通。 我後來在想為什麼要讓我拿海法和澳門比較,是因為我剛到海法感到那裏的城市街道很有點像澳門? 用不著我來回答,接下來有答案飛進我的腦海: “ 經濟的目的是促進人類的繁榮和文明的持續發展。海法的經濟主題是靈性的洗禮,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裏,敬拜上蒼和靈性使者,從而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比如你們要住酒店,來超市購物。澳門的主導經濟是賭業,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澳門賭博,滿足了人們的欲望,但從而也帶來了當地酒店和娛樂業的發展……” “ 經濟活動有靈性嗎?經濟有善惡之分嗎……” 同樣用不著我思考,實際上我的腦子已經完全不受我支配。問題和答案只是持續在我腦子裏“呈現”或者說是“播放”。有點像我的電腦被別人操作,我看到的只是我顯示器上的呈現,我的腦子只是個放電影的屏幕,只能接收放映,不能操作。...
Day89:共學共長的藝術 2017-11-05 SY “父母和兒子之間有太多的藝術……” 培養一個興趣要花多長的時間!?有些興趣隨手可得,說做就做,有些興趣是一個大工程!為何對一個事物產生興趣? 繼而為它付出,到最後成為現實,這條路特漫長。三年前兒子突然對騎山地車感興趣,從原本的想存錢買蜥蜴到變成買山地車,做父母的有挑戰,既要理智分析定下界限,還要不被說服,過程中插曲還是挺多的,只能在做中學,笑一笑咯。 這些興趣不像有些興趣,拿起了球到了球場,打打球就可以了。 首先金錢的投資就是得面對的,沒有錢真想要就得存,存錢也不是從天而降那麼簡單,得有勞力的付出,對金錢及物質本身要開始產生概念理解,還得學會對物品產生責任感,做研究,了解及選擇,然後這責任不只是對物品,還得對自己的父母,對他人, 時間對於一個青少年來講更是漫長,父母在這過程中要做學習努力及應對,只有做父母的能了解其中點滴。 真正的體驗就是我們在過程中學會更好的扮演彼此的角色, 父母和兒子之間有太多的藝術, 太多個性化的東西, 那天剛學習到“未來人類的基礎教育會越來越個性化, 不再是工業化流水線教育而是農業化有機式教育” ,關於這個觀點我再認同不過了!我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截然不同,我如何流水線養育他們! 萬事俱備(當然不可能萬事俱備)可以買山地車了,真的就了事了嗎?天真的我,還真有點哭笑不得,父親在這個時候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一長串的安全教育安全設備,學習實際操作,上路騎行,同時還得是個機械工,最後還得和一群自己不認識的人上路。...
Day90:換個角度看畢業擇業挑戰 2017-11-06 小婉 很多大學生在擇業時,常常陷入總是想一步到位找到自己理想工作的期待,充滿希望,充滿勇氣地去努力,卻常常事與願違,帶來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困惑心理。這和大家對自己的了解,對現實的了解,對工作需要的能力准備和理念准備等方面都有關系,如何放下自我,以積極的學習心態去面對擇業,在各個挑戰中反思自己的成長空間,正是當下很多大學生需要去學習和歷練的。 親愛C: 那天下午,你在QQ上問我是否還記得你,我記得的,因為你的網名很特別。你說你已經大三,這幾年的大學生活非常豐富。現在你即將畢業,最近正在家鄉找工作,有點心煩意亂,看我在線,就和我聊聊天。 最近你找工作很受打擊,讓原來自信滿滿的你,幾乎懷疑起自己來。你看好家鄉的玩具產業,想回來學習和發展,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闖出一片天地。你去了不少玩具貿易公司應聘,希望學習玩具設計或者貿易,但是都被要求要有經驗,就這樣,你碰了好幾次壁。而去一些玩具廠,雖然機會不少,卻要求每天工作13小時,都是重復性的體力勞動,你覺得不是你想要的。在打擊下,你悶在家裏打遊戲已經好多天了。你擔心這樣繼續糾結下去,你的激情會消失殆盡了,可是,你又不知道該做什麼選擇。 很謝謝你和我分享你的故事,讓我看到當前大專畢業生普遍面臨的現實社會挑戰和自我突破的過程。 我其實也無法告訴你做什麼選擇,不過我倒是覺得可以先邁出一步,做一個選擇。有行動,才能帶來反思和總結,總比不行動而自我糾結好。這個建議你也認可,不過你對我所提醒的“行動是要帶著學習的態度和視角的行動”的觀點有點不解。那我給你舉個例子。 如果你現在找不到公司的工作機會,去了玩具工廠打工也是一種不錯的行動。不妨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比如一年,從底層做起,不過做的時候,不能只是想著要做多快,掙多少錢,總是想著老板怎麼剝削人。而要換個角度來觀察:這裏的工人的工作狀態如何;工作效率如何;是什麼促使他們積極工作或消極工作的;工廠的管理制度怎樣;哪些有效,哪些無效;工人出現矛盾時,管理者是如何處理的;如果要處理好員工關系可以怎麼做;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你自己是否能解決。還有,你可以進一步觀察整個工廠是如何運作的;有哪些是值得學習的,哪些是需要提高的。如果你未來想創業,這些問題也是你需要去考慮的。有時也可以嘗試把自己放在管理者或老板的角度,學習著去處理一些問題,雖然可能事不關己,但是這樣實際場景中的鍛煉更能在無形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你的能力,會被眾人看在眼裏,說不定哪天,機會就降臨在你這個有准備的人身上了。 你一下子豁然開朗了,你感覺好多事情需要去觀察學習,好多事情可以開始去做,雖然還無法確定找什麼樣的工作,但是,你覺得好像決定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確實,生活中的很多事件和經歷,都蘊藏著知識和規律,只是需要我們有學習的意願和積極的態度,我們都可以時時刻刻在學習。一次和朋友的談話,一個假期打工的體驗,一場面試,一個深夜思考,都可能是一個學習機會,取決於你是否以學習的態度來對待。 你說你今晚就要行動了,先去拜訪親戚,不再呆在電腦前打遊戲了。看到你重燃激情和希望,我都被你的青春活力感染了。期待著你的實踐,期待著你的成長。 婉姐 每一個人都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獨立探求真理( 阿博都-巴哈)
Day91:人是透過苦難考驗成長的 2017-11-07 SY 我的幸運就是“我有機會找到了祂”,而我的恐懼就是“我忘了祂”! 當我們看到他人的生活,相較於自己的生活更令人滿意時,我們希望了解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用我們的角度去詮釋他人的生活,而忽略每個人的生活路徑都不一樣。更多時候,我們只是希望弄明白,為什麼他們可以,而我們不可以,我們想要一個合理的原因。但是,生活無法對比!無從比較! 昨天和一個朋友學習,他說,我是被信仰保護的幸運兒!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確實是被保護著!”但問題來了,幸運是否意味著不用努力?從幸運來看,潛意識我們是這樣認為的!這讓我開始反思:是否在呈現自己生活時,有太多結果而忽略過程,我做了什麼,或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成為今天的自己? 人是透過苦難考驗成長的!前幾天,我在讀《巴哈歐拉啟示錄》,裏面提到,在自然界,大多數物體都會受到外力的影響最後才能將其內在特質呈現。鐵是透過打磨、發熱、繼續打磨繼而變成一件光彩奪目的物件。這是自然法則,同樣,我們看到他人的成長,背後必定有其考驗磨難,只是他們的考驗不同於我們的,他們不可能就是單純的幸運。 選擇,我很喜歡這個詞。這個詞匯當被拿來,運用於生活時,是充滿可能性的!我出生於佛教家庭,11歲接觸天主教,15歲成為巴哈伊,一路上都是抉擇,這抉擇也不是傻乎乎,是有考驗掙紮的!當11歲的我,有一天,帶著十字架項鏈回到外祖父去世誦經會上,當法師帶著犀利譴責的目光,對我說,“你這是違背所有祖宗的信仰!”我記得自己當時的苦笑與莫名,而我的內心又經歷過怎樣的鬥爭去思索,去繼續這條探尋的路?那句話就是考驗,給了我一個思考的機會,當然更多的是思想鬥爭,只是最後我沒有退縮於舊有傳統的挑戰。但我是有可能選擇屈從於那犀利眼光所帶來的壓迫。 同樣,當我接受了巴哈伊信仰,一個和我在同一個青年會的小夥伴給我捎了封信說:“人不該腳踏兩條船!”那情緒,在回憶的當下,我都還是可以清晰地嘗到那份苦澀。畢竟,誰希望自己像是個被趕出家門的孤兒呢?但每一個當頭棒喝都是一次掙紮與重生。每一次的考驗都在塑造我們的性格和信仰,都是在為下一次做更好的准備! 接受了巴哈歐拉,人生的選擇更多了!但這抉擇現在看來還是很顛覆,如果按照舊有的觀念,一個人讀完高中,就該去讀大學,這才是正確的人生道路。但成為了一個巴哈伊,生活多了一個選擇,我可以選擇先服務一年。當時身邊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曾在學習過程中停下一年,到世界各地需要服務的地方去做服務。我也是透過這些榜樣意識到我可以有這樣的選擇。一方面,是我自身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巴哈伊提供的客觀環境。當時,一位朋友來參加我們的聚會,同我磋商是否願意參加一個服務活動?抉擇,抉擇,抉擇隨之而來的就是考驗,有沒有家庭革命?當然有的! 我還記得媽媽每天流著淚勸我,希望我能夠循規蹈矩地走大部分人走的路。我在祈禱及不斷說服她的過程中苦痛掙紮。直到有一天,爸爸開口說:“讓她去看看這個世界吧,她才會知道這個世界和她想的不一樣!” 爸爸說對了,我是看到這個世界的不一樣。不過,不是像他預料的,我不是碰壁而回、安心歸巢,他的燕子是越飛越高了。因為,我看到了一個新天啟帶來的新世界。在以後的歲月裏,媽媽常說,“你這個性,如果是男的就好了!”我在內心是偷笑的,由於是家裏的長女,爸媽在養育我的過程中,就把我當一個“人”在養,沒有很多“男的可以做”,“女的才能做”這樣的局限性。為此,我終生感激,因為這直接影響我教育自己的小孩,這份成長背景的潛意識,以及信仰對於男女平等的觀點,指引著我讓小孩子發展潛能,而不是束縛於很多的傳統框架。 考驗有內有外,外的就更不用說,各種聲音不斷在耳邊喋喋不休,“走該走的路,不然以後要後悔。”這時候祂究竟如何起著作用,我又如何回應,我必須說我無法理清說清,只知道最終我做了抉擇。 走在聖道上,從此風平浪靜?小傻瓜的我,真正的風雨才開始! “凡事皆有表征。愛我的表征就是:在我的誡命之下,堅定不移,在我的考驗之下,剛強不屈。” ——巴哈歐拉 說信巴哈歐拉,不是說了“我信”之後就沒事了,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的考驗。准備好,夥伴們!18歲的我,懂什麼?什麼都不懂,一腳踏進我沒准備好的考驗中,曾經幻想的美好,一一挑戰我的舊思維,我錯誤的認知。 以前忙於應對外在的考驗,現在我要面對信仰團體裏的考驗。看似無菌的真空狀態,是大部分人對於信仰團體的錯誤解讀,包括我在內。我沒想好成為橋梁的角色,但突然之間要成為語言橋梁、文化橋梁、機構橋梁、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我沒帶著任何能力進到一所無形的學校。在培養能力的同時,消耗自身所有的精力,意識到自己對信仰的一些錯誤解讀。在重新建立新的思想體系中很痛苦,這痛苦源於還沒有一個渠道更好地理解信仰,源於過往的舊有的學習習慣,源於自身的無知和既有的傲慢。 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許多朋友選擇離開。比較幸運的是,1992年,也就是巴哈歐拉升天100周年的聖年,有一個在南美洲做過儒禧課程的巴哈伊,來做我們的陪伴者,給我帶來了很寶貴的學習經驗,打破了學校體制的學習模式,重新意識到學習聖作之前的一些盲點。就這樣,自己就在幻想一一被打破的過程中,透過新的學習模式、新的理解一一填補。 ...
Day92:上帝的愛使我獲得真正的快樂 2017-11-08 企鵝 “我的上帝啊,我所崇拜者!禰是我的聖王,禰是我的渴望!我該用怎樣的言語才能表達對禰的感激?我懵懂無知,禰將我喚起;我背離禰,禰卻仁慈地幫我重歸;我死氣沉沉,禰用生命之水讓我再生;我憔悴萎靡,禰那自萬恩者之筆流出的聖言之溪,使我恢復元氣……” 常常禁不住吟誦這段禱文,因為我常常感受到上帝的愛如此的偉大與仁慈,如此的寬容與憐憫,而我自己又如此的難以形容對上帝的感恩之情。 我出生在河北省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從小在父母的百般寵愛下無憂無慮的成長,長大後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但從此,生活好像一下子跌入了低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快樂,沒有任何事情能使自己真正快樂起來。 金錢的多寡自己不在乎,愛情婚姻的失望好像無法解脫,努力工作的充實不能驅散下班後內心身單影只、無依無靠的孤獨。 於是,常常一個小時候就有的困惑,但始終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湧上心頭,那就是:人為什麼活著?人的出生不帶來什麼,人的離去也不帶走什麼,那麼人在此世生活的目的是什麼,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這些問題使我困惑,讓人感到一切終將消逝,無論做什麼都是徒勞;這些問題好像使我失去生活的動力,感覺生活沒有意義,沒有樂趣。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緣,使我結識了一位朋友——仲姐。仲姐猶如一位老師。在她的引領下,我接觸到了巴哈伊信仰。初見仲姐,讓我看到,她是那麼的美麗、優雅、超脫,猶如亭亭玉立之荷花,恰似清純飄逸之天使。後來,在與仲姐的相處中,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真愛。她的愛無私、純潔,完全無我;她的愛溫暖、美麗,充滿理解之光;她的愛讓人陶醉,以至於一向對感情羞於表達的我,一次竟然脫口而出,告訴她:“我愛你!”,仲姐回復一句:“哈哈,這是上帝的愛。”於是,我漸漸明白仲姐表現出的是上帝的愛,是上帝教義的體現。 感謝上帝!自認識了仲姐,接觸了巴哈伊信仰後,我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其間,讀過《塔木德》中這樣一段話: “你來自何方?”我是一粒墮落的塵埃。 “你去往何處?”我去往一個塵埃飛揚,蛆蟲爬行混亂一片的地方。 “你向誰傾訴心聲和經歷?”向上帝,向最神聖的上帝,上帝保佑。 按自己有限的理解,並反復思索這幾句話的含義,我粗略的認識到我是誰,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該怎麼辦。這使我非常高興。於是,我繼續閱讀有關上帝啟示之言的書籍。巴哈伊聖作成為自己閱讀的主要書籍,而且幾乎成為唯一的讀物。 《巴哈歐拉聖典選集》、《隱言經》、《巴黎談話》、《篤信經》等成為自己反復閱讀的書籍,而且每一次重新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更深入的理解與認識。後來,開始閱讀網站上的聖作。 2016年11月,在一次尋找其他巴哈伊朋友中認識了一些新的朋友。在他們的陪伴和幫助下,開始購書並閱讀,此時並開始了儒禧課程的學習。在閱讀中,我感受到巴哈伊信仰的聖作讓人心醉神迷,巴哈歐拉——那完美聖尊啟示的上帝之言是那麼有影響力,不僅給人力量與光明,而且字裏行間所蘊含的正義、智慧、理解、溫暖、歡樂、優美……等等,是用任何語言都難以描述的聖美。 沉浸於上帝之言的恩典中,我感到莫大的幸福。期間,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我都努力用聖作中的話語理解其中的真理,並不斷糾正自己的思維與行動。感謝上帝!卑微弱小的我在接觸巴哈伊信仰之後,在巴哈歐拉的神聖福佑之下,無論生活工作,還是個人感情,我都常常感受到聖作中話語的真確。聖作中的話語如一道光,指引我們到達那真悟之海洋;如一盞溫暖的長明之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主成了我的依靠、我的避風港、我的生活主題、我的目標…… 一切贊美與感激歸於上帝!我的內心漸漸平和起來,漸漸地有一種愛充滿內心,漸漸地有一種力量驅散了內心的孤獨,漸漸地感覺任何困難、挫折、苦難都不能改變自己平靜的心。這種安定平和使自己的內心也漸漸變得強有力量,並逐漸認識與感覺到:除了愛,自己還擁有什麼?自己只願讓愛充滿內心。除了走在真理之路上,自己還能做什麼?自己只願走在真理之路上。這就是自己的生活。生活的意義在於: “人從絕對虛無進入存在界的目的是:為世界的改善努力工作,和諧融洽地共同生活。” “人的精神有開始,但無終結;它永續長存。” “在此世,他必須為自己的來生做准備。他在天國世界所需要者必須在現世獲得。” 後來,在不斷的深入理解中,在巴哈伊信仰的服務活動中,我逐漸要求自己的行為符合巴哈歐拉的教義,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巴哈伊。 明白了困擾自己很久的疑惑,生活便在時時刻刻的充實中度過。總感覺時間太緊張,不夠用。於是,我不斷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缺乏,看到自己尚需極大努力。這使我很感恩,感恩我遇到的每一個人,感恩過往中度過的每一時刻。但是,我還是不明白,我內心為什麼還存有不快樂,我不知是否是愛情婚姻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原因。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巴哈歐拉的聖言: “在此塵世就職就業,緊緊依附於主,除祂的恩典外無所求靠,因為祂掌控所有仆人的命運。對仆人而言,此乃真正的信靠。” “凡主所賜予者,皆欣然領受;凡神所命定者,皆為之滿足。此乃一切榮耀之源泉。” 感謝上帝!在領悟這些聖言中,我的心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阻擋真正快樂的帷幕突然被打開,我再一次看到了自己。這種快樂——對於我而言——是一切快樂的源泉,是真正的快樂。它不依附於任何人,也不依附於任何事,它來自於上帝——那全能者、萬恩者,一切有形無形萬物之主。 在上帝的恩典下,困擾已久的問題得以真正徹底的解決,阻擋快樂的帷幕被揭開,這永生之泉流淌的活水復蘇了人的靈魂。感謝上帝!祂的話語具有穿透人心的魄力,祂的旨意具有拯救世人的威力,祂的聖言是真正的奇跡。 一切贊美歸於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