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歐拉——神聖教育者 綜觀歷史,各大宗教是人類品格教化的主要推動力量,它們在其信徒身上激發出自律、虔誠和勇氣。宗教的許多道德原則都被轉化為行為准則和模式,進而起到增進人類關系和促進人類集體生活的作用。 每當一位上帝的顯示者出現,就會帶來更完整的啟示,推動人類進入其覺悟和進步的下一階段。這時,一個在外觀上普普通通的人會受命成為上帝的喉舌。譬如摩西站在燃燒的荊棘前,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聖靈以信鴿的形式降臨於耶穌,或者加百列大天使向穆罕默德現身。 19世紀中葉,上帝通過巴哈歐拉——意為“上帝之榮耀”——帶給人類一個新的天啟。在四十年裏,祂啟示了成千上萬的經文、書信和書籍。在聖作中,祂勾畫了一個全球文明的發展框架,這一文明兼顧人類生活的靈性和物質層面。 我從未渴望過世俗的權勢。我唯一的目的從來都是遵照上帝的命諭,將祂的新啟示帶給人類…… —— 巴哈歐拉 巴哈歐拉因為將上帝的最新啟示帶給人類而遭受了四十年的監禁、折磨和流放。今天,祂的生平與使命越來越為世人所知。數百萬人在學習將祂的教義應用於他們的個人和集體生活,以促進世界的改善。 巴哈歐拉的教義……現在為我們呈現了最高級和最純粹形式的宗教教義…… ——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伯爵 源於:http://www.bahai.org/zh/bahaullah/
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巴哈伊信仰的先驅 在19世紀中葉,那個世界歷史上最動蕩的時期之一,一名年輕商人宣告祂為人類帶來了一個新的天啟,一個注定會將人類生活重塑一新的天啟。在世風日下的祖國伊朗,祂的天啟喚起各階層的振奮之情與憧憬之心,很快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追隨者。祂自稱“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The Báb),這個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門”。 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靈性復興之良方,祂呼籲靈性和道德革新,注重提升婦女和窮人的地位。同時,祂還建立了一個獨特且獨立的宗教,鼓勵信徒們改變他們的生活,作出偉大的英雄行為。 巴布(The Bab,舊譯 “巴孛”)宣告,人類已經到達一個新時代的門檻前。祂的使命是為一位 上帝的顯示者 開路,並將開啟所有世界宗教應許的和平與正義之時代。祂就是巴哈歐拉。巴布(The...
在巴哈歐拉長年的流放生涯中,他啟示了大概有100多卷神聖書簡。他們包括了一些玄秘作品,社會及倫理教義,律法和條例,還有以無畏精神寫給當權統治者的聲明。
“贊美歸於上帝!你的內心一直在念記祂,你聽到上帝的福音而心靈歡暢,全神貫注地進行祈禱。禱告時的心態極佳……”
...
“巴哈伊的文學藝術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9年11月9日至10日,“巴哈伊的文學藝術國際研討會”在北京恒源祥大廈會議廳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是繼2018年“巴哈伊的建築藝術國際研討會”之後,對巴哈伊文化的系列拓展研究。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全球文明研究中心、恒源祥文化研究院等單位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奧地利等地區的共40余名專家、學首出席了此次研討會。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宗教學會常務副會長賈俐博士主持。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鄭筱筠研究員、恒源祥集團劉瑞旗董事長、巴哈伊洲際顧問麥泰倫教授出席開幕式並分別代表主辦和協辦單位致辭。 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鄭筱筠研究員開幕致辭 鄭筱筠所長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會議是在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語境下,對巴哈伊文化的深入拓展研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人類文明要彼此借鑒、共榮發展,還需要深入瞭解和研究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文學與藝術則是宗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傳播符號。本次會議主題聚焦文學藝術研究,探討宗教文學藝術的價值和意義、巴哈伊的文學、音樂和書法等領域,與會嘉賓不僅有宗教學研究專家,還有畫家、音樂家等很多藝術家,是一場跨文化、跨學科的學術交流盛宴。 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賈俐博士主持開幕式 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恒源祥集團劉瑞旗董事長開幕致辭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巴哈伊洲際顧問麥泰倫教授開幕致辭並做主旨發言 開幕式之後,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晏可佳研究員、麥泰倫教授分別做了主旨發言。 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卓新平研究員主旨發言 卓新平研究員在發言中對基督教、佛教、道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以及巴哈伊教中所展現出來的空間藝術和時間藝術以及二者的交織共構,做瞭解讀和梳理,指出宗教文學藝術是一個紐帶、一種神聖的橋樑,把永恆和現實、世俗和超越有機聯繫了起來。卓老師回顧了巴哈伊文學藝術在20世紀初和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的發展,指出巴哈伊文學藝術承載著悠久的文化,有厚重的積澱,從中可以看到古代波斯文化、亞洲文化發展的動感和勃勃生命力,非常有研究價值。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晏可佳研究員主旨發言 晏可佳研究員對近四十年來巴哈伊本土化發展的中國模式做了梳理總結,指出巴哈伊教自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定時期的連續性的歷史積澱。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種宗教不僅是復興了,而且出現了全球化的流動,而中國模式可以理解成包括巴哈伊教在內的世界宗教在全球化流動當中的一個環節,有必要及時深入研究。 麥泰倫教授講到19在巴哈伊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有特別的含義,2019年正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成立19年,他對此表示了熱烈祝賀。麥教授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藝術是文明進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僅藝術培訓可以充分發揮個體的潛力,在集體層面上,藝術還是社會發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文化本身的核心。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與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友好互動 兩天的研討會中,根據主題分為宗教文學藝術的價值與意義、巴哈伊的繪畫與書法、巴哈伊的文學及其在中國的翻譯、巴哈伊的文學藝術在世界的影響、巴哈伊的音樂等共六場分會,探討內容從中國民間宗教文學藝術、儒教的文學藝術觀、道教與藝術,拓展到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的文學與藝術,進而在世界宗教文學藝術的背景下,重點對巴哈伊的文學與藝術進行了深入研討。 會議閉幕式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晏可佳研究員主持,世界宗教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文洪研究員、恒源祥集團劉瑞旗董事長、清華大學麥泰倫教授分別致辭。...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第三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學術研討會落幕 【特訊】二零一九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二日,由巴哈伊教澳門總會、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辦,全球文明研究中心協辦的第三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系列學術研討會假澳門聯國學校禮堂劃下了完滿的句號。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盛剛、國務院發展中心民族發展研究所前所長趙曙青、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文洪、山東大學巴哈伊研究所所長蔡德貴、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周平、恒源祥(集團)董事長劉瑞旗等各界人士出席參與了活動。 分組討論之一 本次研討會以創造性的合作方式在十九個分論壇裡,一共介紹了七十八篇文章,主題主要圍繞“生態文明和社會發展”來進行,內容涉及“一帶一路”與多元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宗教與生態文明、教育與社會發展、宗教與社會發展、生態文明與社會發展、藝術與社區建設、經濟生活、治理能力建設、話語構建的新嘗試和巴哈伊文明的發展等議題。與會者嘗試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框架及構想去解讀和解決一系列當前問題和挑戰。 分組討論之二 分論壇交流之一 在四天的研討中,來自本澳、香港及內地一百多名與會者共同營造了一個開放、平等、友好、多元與一體並重的空間。與會者有機會在不同的分論壇裡進行深入的對話,透過不同領域的交叉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獻上獨特的賀禮。 分論壇交流之二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主席江紹發教授開幕致辭 “科學和宗教”這兩個相輔相成的“知識體系”是貫穿整個研討會的主線,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探索之道。巴哈伊教澳門總會主席江紹發在開幕致辭時說:“當我們深化或豐富有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知識時,那盞燈就會變得更亮,更多人加入到建設共同體的行列,前方的路就會走得更順暢,我們的行動框架也會更清晰,我們的進程也會更有成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卓新平閉幕總結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卓新平在總結發言呼籲:“生態文明是我們的基礎,社會發展是我們的努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們的目標。大家一起努力,明天會更美好!” 大會現場反應熱烈 報導摘自華僑報: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研討會落幕 更多相關報導: 澳門日報: 人類命運共同體研討會昨開幕 中國宗教學術網:“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生態文明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澳門舉行